面包

2018-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众木为森

面包

所谓面包,就是以黑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盐、酵母等和面并制成面团胚料,然后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热制成的食品。

面包必有的原材料有四个

面粉、水、盐、酵母

面粉

定义:是一种由小麦磨成的粉状物。按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及无筋面粉。

分类:类型                蛋白质含量            用途

        高筋粉            10.5%~13.5%        面包

        中筋粉            8%~10.5%            面条、点心、包子

        低筋粉            6.5%~8.5%          蛋糕、饼干         

分辨:

高筋粉:颜色较深,本身较有活性且光滑,手抓不易成团状。

中筋粉:颜色乳白,介于高、低粉之间,体质半松散。

低筋粉:颜色较白,用手抓易成团。

成分:蛋白质、淀粉和矿物质。

作用:1、增加风味

        2、抑制酵母及细菌生长

        3、强化面筋

        4、色泽的改善

        5、发酵的调节

比例不会超过2%

作用:1、水化作用(面粉里的蛋白质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后产生面筋,而所含淀粉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糊化作用。)

        2、溶剂作用(水能够帮助溶解各种干性原料,让各种原料得到充分混合,这样可以有助于揉成均匀一致的面团。)

        3、控制面团温度(水的温度对于面包面团的发酵大有影响。酵母菌在面团中最佳繁殖温度为28℃,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酵母菌的活性。          例如:把老面肥掰成若干小块加水与面粉掺和,夏季用冷水,春、秋季用40℃左右温水,冬季用60-70℃热水调面团,盖上湿布,放置于暖和处待其发酵;如果老面肥较少,可先用温水加面肥调成厚糊状,待糊起泡后再和多量面粉调成面团待发酵。        面团起发的最佳温度是27-30℃,只要能保持这个条件,面团在2-3小时内便可成功发酵。)

        4、控制面团的粘稠度(水量可以调节控制面团的粘稠度,通过加入适当的水量来控制面团的强度和粘性,以便更好地操作。)

        5、帮助生物反应(生物化学的反应包括酵母发酵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水可以作为反应介质运载工具,尤其是酶介质的运载。)

        6、延长保鲜期(水分有助于保持面包的柔软性,减缓因水分流失导致面包干硬。)

比例一般在60%~70%

酵母

作用:一种生物膨胀剂,当面团加入酵母后,酵母即可吸收面团中的养分生长繁殖,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形成膨大、松软、蜂窝状的组织结构。酵母对面包的发酵起着决定的作用,但要注意使用量。如果用量过多,面团中产气量增多,面团内的气孔壁迅速变薄,短时间内面团持气性很好,但时间延长后,面团很快成熟过度,持气性变劣。因此,酵母的用量要根据面筋品质和制品需要而定。一般情况,鲜酵母的用量为面粉用量的3%~4%,干酵母的用量为面粉用量的1.5%~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