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营收创新低,HTC为什么凉凉了?
今天,来说说手机行业里的昔日霸主HTC,你有多久没关注了?
2月14日,宏达电(HTC)公布了新年1月份的营收,一共是10.1亿新台币,同比减少70.46%,环比减少25.63%,这个营收数据创下了自2002年以来,HTC挂牌上市以来的新低。

而在1月份公布的财报显示,HTC全年营收为237.4亿新台币,相比2017年的621.2亿新台币,跌幅达61.78%;用腰斩一词,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2月12日,HTC官网发布消息称从2月14日起,将正式关闭社区的售后服务板块。也就是说,今后HTC的用户,如果遇到任何问题都将无法在社区进行反馈,只能电联客服人员。无外乎有人评论说,这一次HTC是要凉凉了。
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太多品牌的崛起和没落。前有HTC、魅族后有金立、锤子。当年排名第一的安卓机皇,沦落到今天这般田地,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HTC 的故事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老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一.昔日的王者
和国产服装品牌-美特斯邦威一样,一提到HTC这个手机牌子,总会引发很多人的怀念。毕竟,它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长。作为曾经的安卓机皇,HTC可谓是藐视三星、苹果的存在,绝对属于智能手机的“一哥”。那个时候,大街上用HTC的人比比皆是,拥有一部HTC在当时可是“土豪”的象征。
在那个诺基亚塞班的时代,HTC以自己远见的卓识和独到的眼光,最早的推出了微软智能手机。由于当时的技术等原因,智能手机的功能还没有能够全部发挥出来,也没有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不过这一举动,却为HTC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HTC的远见,成就了它的高光时刻。那个时代,HTC已经提前预判了系统才是手机最重要的部分,并且积极践行这一判断。几年后,HTC厚积薄发,发布了全世界第一款安卓手机T-Mobile G1,掀起了一股风靡世界的潮流。也证明了,HTC当时的战略眼光。
昔日的辉煌
之后的HTC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与此同时,安卓手机也迎来巨大发展。之后的HTC继续推出了Touch Pro2、Touch Dianmond2等安卓手机,与安卓开发公司-谷歌合作,共同开发了新手机,取得了市场的非同凡响。HTC One在2013年闪亮登场,4.7寸的1080p屏幕,达到468的PPI,使得HTC One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屏幕。加上高通骁龙600处理器,2G的内存,这些足以让其他手机黯然试失色!

还是用一组数字说明HTC的王者地位吧;2010年时,HTC的出货量高达2460万部;这一数字在2011年更是翻了一番,HTC的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15%,仅次于当时的诺基亚。2011年,HTC和它的创始人王雪红迎来了高光时刻。这一年,HTC的市值达到了335亿的高峰,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手机制造商。就连王雪红本人,也成为了当时的台湾首富。
二.从巅峰走向没落
古人云:其勃也兴焉,其亡也忽焉
就在2011年,HTC因为专利事件遭到了禁售的处罚,原因是被判侵犯了美国苹果公司的一项专利。要知道,彼时的HTC在美国市场可是位居“头把交椅”的位置,这样的措施对于其海外市场的扩张毫无疑问是毁灭性的。那之后的HTC,开始走上了一条下坡路。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辉煌过后的HTC,就像王小二过年一样,一年不如一年。2017年9月,HTC将手机团队全部打包卖给了谷歌,仅仅保留了自有手机品牌。2018年7月,HTC更是传出了退出印度,今天HTC似乎距离离开大陆市场也不再遥远了。
2018年,对于国产手机品牌尤其是二线品牌而言,是极其艰难的一年。金立破产徘徊在倒闭的边缘,锤子最终被头条收购,中小手机品牌越来越难生存,HTC自然也不例外。12月25日,天猫HTC旗舰店下架全部的手机品牌,仅剩一个数据线在销售,而在京东自营店也只有U11及U11+两款手机,U12+则被彻底移除商品页面。
曾经的王者,如何走到今天的?
三.HTC没落原因探析
事实证明,从王者变青铜仅需三步。
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创新
原因千万条,产品第一条
产品不做好,企业两行泪。
手机行业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不以科技为主打的思路基本就是一条死路。金立和锤子,都是产品的问题,最终被市场所淘汰。4G时代,HTC在性价比、创新力度和用户体验上,都与其它一线手机品牌存在相当的差距。
性价比方面,自小米在第一次将性价比的概念提出来,并运用到智能手机行业后,性价比一直是各大手机品牌“攻城略地”的重要方式。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市场攻势之下,广大消费者群体特别是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人群而言,性价比成为了购买手机时的第一考量。而从HTC的定价来看,显然不满足这一要,比上不值,比下太贵!市场的萎缩,自然难免。
创新力不够,同样导致HTC缺乏竞争力。在行业风向的判断上,HTC似乎总是慢人一步,后知后觉。典型的就是所谓的 “代差”,当2018年手机进入全屏时代时,HTC还停留在过去的18:9,同期的“华米OV”的已经推出水滴屏、刘海屏等,相比之下HTC更像是慢人一拍。
至于体验,尽管HTC对于喜欢简约的用户来说是利好,但恰恰因为HTC接近原生安卓系统的系统,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尤其是大陆用户来说,缺乏功能性与可玩性,而且在便捷性上输于像MIUI、flyme、EMUI等国内深度定制系统,更比不上苹果的iOS系统。因此,整体上来说,HTC的系统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定位模糊和品类战略失误
定位问题,对于手机品牌而言尤为重要。多少手机品牌的没落,或多或少都和定位有关。HTC在定位上,同样犯了相同的毛病。HTC给自己的定位是“中高端”,意味着HTC面临的竞争对手苹果和三星,而后者本来就是中高端手机的领导品牌。按照定位原理,面对市场上的领导者,跟随者应该采用不同的定位战略。而不是正面对决,那样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结果,HTC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更要命的是,HTC是典型的“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的品牌。前面分析过了,HTC在全线发展高端产品的时候,其品牌价值、创新能力和产品迭代却不足以支撑它的雄心。最好的例证就是,HTC未能进入由英国著名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2018年发布的最新《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
在品类战略上,HTC同样犯了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放弃了低端市场。ALL in高端市场,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效果,反而使得HTC失去了低端市场。要知道,即使是三星如此强势的品牌,也没有放弃过低端产品;一直高高在上的苹果,也调整了策略,进军低端市场;而HTC却放弃这样一块大蛋糕。一言以蔽之,产品与品牌价值不符的产品定位是HTC手机销量节节败退的重要原因。
不合时宜的重心转移
后来的HTC,将战略重心转移至AR/VR,自然就削弱了对手机的投入。面对美国专利市场的铩羽而归,国内城池的接连溃败。HTC没有奋起反击,而是押注了下一个风口AR/VR。HTC又将手机业务彻底剥离,全心全意将公司的所有资源投入的AR/VR上,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科技市场来说,提前两步的叫先烈,提前一步的叫先驱,只有提前半步的叫先锋。
HTC是一个非常善于抓风口的企业,凭借着对趋势的判断,HTC不惜一切代价做AR/VR,似乎是忘记了当年PDA的教训。VR未来是趋势,但不代表现在的潮流。过早的布局,很有可能熬不过行业爆发之前的冬天。过早结果导致了这个半吊子的潮流也真正葬送了HTC,让它没做成先锋反而成为了先烈。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HTC的没落已经是毫无疑问了。
如今,HTC全力押注VR/AR,更像是一种挣扎。
只是第二天的太阳在哪里?HTC还能有自己的春天吗?
这个答案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