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的幸福感越来越低

2021-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零零E

文|禧文 

写最暖心的文字,关注我,温暖你。

我们常常误会了幸福,以为它是辛劳一生后的奖赏。

然而,幸福并不是一个目标,它是一种感知力。充盈于你的周遭。

现在的你感觉不到幸福,在未来感知幸福的几率也非常低。很多人的常用句型,“当我有了 ……,我就可以……”当我有了1000万,我就可以买别墅看海景,就可以收获满满当当的幸福。

实际上,当拥有带来的幸福荷尔蒙淡去,即将涌现地100个问题的焦虑会比拥有1000万的快感来得更迅猛。这也就是为什么拆迁暴发户和彩票中头奖用户常常几年内就花光了积蓄,陷入比之前更困难的境地。

因为,内心没有目标。

世上60%以上的人都是盲目的,盲从的。

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如果一个电梯里有9个人都是背向电梯门站着,第10个人进去时即使犹豫还是会跟着背向电梯门站,而不是面向电梯门。

说到吃。长沙的美食打卡点——茶颜悦色,市中心平均100米有一家茶颜悦色,正常排队都以几十人计。拓店到深圳,20元的奶茶被黄牛党炒至200元一杯,炙手可热。

说到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学而思,新东方,编程猫,作业帮……现在的教育不再是孩子在校内单纯学习成绩的较量,早已化身成各大综合素质的比拼。《小欢喜》、《小团圆》等“鸡娃剧”热度不减,以前的家长们拼吃拼穿,现在的家长们有了新追求——“拼牛娃”。

说到投资。5月19日晚,虚拟货币全线急速下跌,几小时内比特币跌幅高达34%。据平台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有84万人爆仓,爆仓金额超过586亿元,这是单日历史最大爆仓金额。现在追币的投资客,并不是最初的币圈坚守着,只想着加大杠杆,赚热钱,哪种币涨幅大就追哪种,全然不顾是否山寨币。暴跌后又开始骂咧,闹事,自残,跳楼。

如果让我画一幅画来形容现代社会,可以取名为《新愚公移山图》:密密麻麻的人们都在蠕动,有的人独自前行,有的人携手并进,有的人牵着老人小孩,无一例外的,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神情严肃,肩上扛着一座大山,跟着人群洪流,从过去走向未知。

大山代表着责任、担当、规则、束缚、盲从。

大山更代表着安全感和满足感,是自己和家庭的依靠。安全感和满足感,更是幸福感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是打你一巴掌,再给你吃颗糖。你会觉得很幸福。反过来,吃颗糖,再给你一巴掌,你就觉得不幸福了。

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如同前面的排队为了举杯“茶颜悦色”晒朋友圈,家长们拼“牛娃”,眼红跟风暴富的投机者,比自己,比别人,比出高低来了,高的那边觉得幸福,这就叫幸福感。

那么,现代人的幸福感越来越低,为什么呢?

第一,太容易满足,反而满足感下降。

以前,一个手工编织的蛐蛐,娃娃们拿着可以轮流玩一个夏天,现在,一个小孩子一夏天的玩具可以塞满以前的一群娃娃们的整个童年。

以前,夏日的冰西瓜和冰棍,冬日的烤红薯和糍粑,领工资当天的开心,下馆子的满足,拿到满分试卷,买件新衣服,添置新手表的幸福感都溢于言表,现在,换台新iPhone也就看看有没有新功能不熟悉的,吃馆子和吃食堂只是换个地点。

这是为什么?因为不满足。没有,和有选择,本质不一样。比如:打开衣柜,只有一套正装,和对比现在琳琅满目的衣服挑选;饭点了,没米下锅和打开美团,想吃什么都可以送上门,以前年味特别足,因为心愿只有在大年夜才能实现,一年一件新衣裳,吃几颗糖果,吃顿肉,现在的人们,每一样都有多样选择性,每一天都像在“过年”。

社会体验感提升,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唾手可得,太容易满足了,就不容易去珍惜,所以幸福感也降低了。

第二,安全感不足。网络有句话很残酷:孩子,我扛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我抱起你就没法背砖头。互联网催生出很多新型技术岗位,也导致很多劳动密集型岗位人员的淘汰。

每个人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负重前行。我们早已过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家里的摄像头要小心被“盗号”,银行卡要担心被盗刷,甚至连抑郁症也成了流行性疾病,想想在70年代以前,抑郁症可能用“几张粮票、几张肉票”就治得八九不离十了。

社会在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危机和焦虑。当满足感和安全感都下降了,幸福感是无法独立高起来的。

幸福感是一种调节力,是一种自控力,是一种感知力。在周遭变得复杂的时候,让自己变得简单一些。调低目标值,减轻欲望值,幸福不是努力后的嘉奖,幸福是生活在当下,是用心去感知周遭,是生活中的很多很多的小确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