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什么七夕?你老公又偷偷背着你带着孩子造反了!(育养分歧论)
▼
果冻前几天在中心和一位爸爸聊天,除了聊一些在育儿上面的困惑,我们也说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
这位爸爸工作比较忙,一周有一半的时间在出差,可以看得出他对孩子的了解并不多,对孩子大多数问题的回答是:“这个我还不太了解,主要是她妈妈在管的。”
不过爸爸对孩子的爱是一点不输妈妈的,比如爸爸也说到:“但女儿更喜欢跟我在一起,她妈妈一点糖都不给她吃,说对嗓子不好,可我会给她买糖!”
说起这话时爸爸还带着点小骄傲,这要是让妈妈知道,怕是要气坏了吧!
育儿就像西天取经,孩子是“唐僧”,而大多数家庭中妈妈的角色就是“孙悟空”,孩子一有事就喊悟空,但也会因为悟空打死了“白骨精”而争执。爸爸们呢通常是“八戒”,虽然和大家一起走在取经路上,心里却想着“高老庄”!还会一起帮着唐僧说:“看!白骨精多漂亮啊!”。
来看几幅表现父母差异化育儿的图片,可以说是父爱如山……体滑坡了。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夸张了父亲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气”的部分,比如说,文章开头说的,偷偷给孩子买糖还很骄傲~许多妈妈们都为此感叹——仿佛生了两个孩子。
之前有四个研究者分析了132对夫妻的相关数据,发现90%的人认为他们对婚姻的满意度在孩子出生后有所下降。还有一项类似的研究,对100对夫妻的调查发现,相比较68%的已婚无子女的女性而言,仅有38%的妈妈对婚姻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这样看来对婚姻满意度的下降,孩子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不难理解,养孩子的难度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在做这篇文章前,果冻也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大多数妈妈们觉得爸爸在育儿过程中一点帮不上忙,甚至还会添乱。
举几个真实的例子我们来对症下药一下——
事例一:果冻曾在中心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还没满三岁的宝宝不小心尿裤子了,妈妈当时在忙,爸爸在孩子身边。而爸爸这时候怎么做的呢?他手忙脚乱的一把抱起孩子,百米冲刺的奔驰,然后!跑到妈妈身边,塞进了妈妈手里……
事例二:大果中心有一位生活特别精致的妈咪,每天5点钟起床跑步健身,回来后洗澡化妆,还要给全家做营养早餐,但她推开卧室门看到的却是父子两个还在躺在床上睡大觉!妈妈总是为此感到十分焦虑,觉得爸爸没有责任心,甚至是孩子“懒散”的模范!
而爸爸的辩解是——我也没让孩子迟到啊!
Are you kidding me?看到这里不少妈妈们都炸了吧!
果冻曾经看过一场辩论赛,关于“你愿不愿意做单身妈妈”,反方表示当然不愿意,一个人带孩子太辛苦,比如你正在做饭,这时候孩子一个人在床上突然掉下来怎么办?开着油烟机,你甚至都听不到孩子的哭声!
诸如此类一系列场景化的陈述,被正方一句话怼了回去——请问,发生这些事情时,有爸爸在又有什么用吗?
全场哄笑,连反方都不得不深表认同。
如何搞定啥都不会做的爸爸
哪有爸爸不疼孩子的,就像上面果冻说到的那个百米冲刺送孩子的爸爸,能抱起孩子跑那么快,就是担心孩子嘛!可不能怪他啊,塞给妈妈已经是他们当下能想到的最好解决方案,毕竟,他是真的不会……
这类型爸爸的“袖手旁观”往往是由2个原因组成:
1、妈妈都包办了,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2、做不好还会被嫌弃,不如直接交给妈妈
平常连他自己的衣食起居都是妈妈在打理的,妈妈也不让爸爸自己买衣服,因为嫌弃爸爸品味差~更别说带孩子了。
比如说当孩子在一旁玩耍时,爸爸自然而然的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但妈妈却认为陪孩子玩耍时也应该全神贯注地投入与孩子的互动中。不仅会教育爸爸,还会拨开爸爸自己亲力亲为的带孩子玩。长久下来爸爸也不会再主动自讨没趣的带孩子玩了。
要想避免这种“仿佛养了两个儿子”的故事,首先妈妈就要学会放手,不要那么草木皆兵,夫妻可以商量好分工,把一些无伤大雅的工作交给爸爸,比如陪玩、接送上下学、带孩子洗澡等等。
但果冻能理解,说是这样说,很多妈妈还是会不放心的,怎么能让一个大宝宝照顾小宝宝呢!
为此果冻有三点要对妈妈们说:
1、爸爸这个角色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任何偏科式的育儿都会潜移默化的对孩子造成长远的影响。
2、爸爸是需要训练的,不给他锻炼的机会,他将永远是你的第二个儿子。
3、不要对自己无微不至的育儿方式太过自信,你可能正在扼杀孩子的一些独立、自信和成就感。
所以Let it go,爸爸梦也需要“长大”,就放手让他们去做吧!
如何搞定“会添乱”的爸爸
其实放手让爸爸去承担责任,大部分的妈妈咬咬牙还是能做到的。真正可怕的是在这之后,如何面对妈妈眼中,爸爸们的那些“添乱”行为。
在生活细节上面妈妈对孩子总是更严格,爸爸却相对随意。妈妈认为重要的事,爸爸却不这样认为,爸爸反而会认为是妈妈总在担不必要的心。就像上面说的“睡大觉”的爸爸,是啊,他也没让孩子迟到啊!
因为每个人对孩子成长的期望方向都是不同的,通常妈妈更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独立等等,对孩子的限制相对较多。而爸爸更关注的则是孩子当下的体验,吃糖开心吗?开心!那就吃一颗呗!干嘛为了颗糖让孩子委屈哭?睡懒觉开心吗?开心!那就多睡会,不迟到就行了啊!
但这样的双标对孩子是极其不利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学习这个世界的规则,明确什么事可以,什么事不可以。而父母的双重标准会搞的他们一头雾水,久而久之这种一会可以一会不可以的状况,会削弱他们的规则感,甚至学会在父母之间钻空子!
因为爸爸妈妈的这种双标,最后都会从教育孩子演变成教育彼此。对于育儿,父母首先要统一战线。
对此果冻有3点建议:
1、共同制定明确的底线,比如不可以迟到、不可以受伤、不可以耽误学业等等。如果爸爸出现了失误,就要承担相应后果,比如:多做一项家务。
2、明确底线后妈妈就绝对不能再插手了!如果送孩子上学这项工作是交给爸爸的,那妈妈们就“眼不见为净”,做完营养早餐就美美的去上班,省的留下来看得自己焦心,还会养成爸爸的依赖感。同样的,如果妈妈在爸爸没有出现任何失误的时候插手,妈妈也要承担相应后果,比如:多给爸爸一些零花钱
3、即便是明确了底线,如果还是出现了什么妈妈不能容忍的事情,也千万别在孩子面前起争执。
▼
最近日本特流行“银发离”,就是四五十岁左右的年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却选择离婚。之前也有个特别火的话题叫——“如果没有孩子,你会选择离婚吗?”评论清一色的都是妈妈在抱怨爸爸,并且大部分都是关于带孩子做家务的。
我们当初都是嫁给爱情的吧,童话故事总是在王子公主在一起后就戛然而止,再伟大的作家也不愿去谱写在一起后的鸡毛蒜皮,但这就是生活啊。
今天是七夕,但想想老公又偷偷背着你给孩子买糖、吃冷饮了,玩玩具撒一地,你出门买东西前叮嘱了他们洗澡换衣服,回来他们还一起坐在地上对着动画片哈哈大笑!不吵架就不错了,还过什么节啊……
可人生那么长呢,孩子是上天的礼物,可不是送来离间夫妻的小间谍啊,学会面对夫妻间的育儿差异,换一个角度和分工,高情商育儿不仅仅是对待孩子,更是对待彼此。若是能冲破这类夫妻育儿差异的魔咒,那么未来的每一天,你们都可以过成七夕。
~
以上是我们列举出的常见类型,但生活这本十万个为什么远不止于此,如果你有更多与另一半之间关于育儿的矛盾,在下方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们,我们会为您解答哟~
最后,七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