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诗书||《蛙》的“声响”
2020-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芳华溪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第一部:
不着急,慢慢来,像青蛙稳坐莲叶等待昆虫那样耐心;想好了下次笔,像青蛙跃起捕虫那样迅疾。
我明白,姑姑其实是想以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就像一个走夜路的人,之所以高声歌唱,实因为心中惧怕。
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也蕴藏着邪恶的想象力。
来自网络
第三部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此话一点也不假。像我父亲这种老农民,劳动时全神贯注,下手准确而有力,一点多余的动作都没有。筏子很快就扎制好了。
王家的木筏毫无疑问是那天最骄傲的木筏,犹如一辆夹杂在平庸轿车队伍中的“悍霸”。它不但骄傲而且神秘。
姑姑跳了一阵,突然冷静下来。她脸上浮现出一种悲凉的笑容。一线阳光从云层射出,照着姑姑的脸,也照着浊浪滚滚的河面,使姑姑像一个末路的英雄。
第四部
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现在,我觉得还应该写人生中最尴尬的事,写人生中最狼狈的境地。要把自己放在解剖台上,放在显微镜下。(给杉谷义人先生的信)
生育繁衍,多么庄严又多么世俗,多么严肃又多么荒唐。
远在西班牙的女儿,与我通话,说她正与她的夫婿,在塞万提斯的故乡一个小镇漫步。我与小狮子,携手走进唐吉诃德饭馆。我将这个巧合报告女儿,手机里传来她爽朗的笑声。
地球太小了,爸爸。
文化太大了,先生。
童年时的朋友,其实根本不需要眼睛,仅凭着耳朵,从一声叹息、一声喷嚏,都可以判断无疑。(“我”一眼认出二十年没见的陈鼻)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懦夫可以成为勇士,强盗可以干出善行,即便是吝啬得一毛不拔,也可能一掷千金。陈眉的出现和她的勇敢担当让我们心中羞愧,而这羞愧又转化成仗义。仗义以后就要疏财。
这么多年来,我总结了一条经验,解决棘手问题的最上乘办法就是:静观其变,顺水推舟。
来自网络莫言先生的话
我的(蛙》,通过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乡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直面社会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总是更能让人物丰富立体。
在良心的指引下,选择能激发创作灵感的素材;在我的小说美学的指导下,决定小说的形式;在一种强烈的自我剖析的意识引导下,在揭示人物内心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内心袒露给读者。这是我在写《蛙》时遵循的并将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
(莫言先生于2009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