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哪个“忙、盲、茫?”
生活在快节奏当下的我们,是不是觉得一天到晚都在经历着“忙、盲、茫”的痛苦,明明我那么努力了,却在成就路上,止步不前?
忙
你总觉得年轻的时候,只要在生活中,多学习、多社交、多为孩子付出等等,让自己忙得像陀螺一样也没关系,想想年纪大了就不忙了;
在工作中和事业上,只要多付出,能者多劳,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以后就不忙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证明,生活往往只会让你越来越忙;
就如:一位妈妈,想着熬过孩子婴幼儿陪同期,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好了、等孩子上了小学就好了,等孩子上了初中就好了,等孩子住宿就好了,等孩子大学毕业就好了,参加工作就好了,结婚生子就好了……
可其实每个年段都是一个忙碌的坑,幼儿园的适应、生病、各种亲子活动、接送等也轻松不到哪里去、小学里辅导作业时的鸡飞狗跳、青春期的叛逆如雷……每个年段的付出与操心,真的就会忙完了吗?
答案:肯定不是。
因为90%的中国父母,从孩子生下的那一刻,注定要为他们忙一辈子,家中多个孩子更能体会“生活中的忙碌”。
盲
你常说目标导向,使命必达,不管这个目标是学习上、职场上,还是生活上的。
有时候你还特意加快脚步,像百米一样冲刺。
可等你自我良好的觉得,目标终于实现了,却发现生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犹如在职场上,上级领导给你一个任务,让你提供一份最新的行业市场报告,你信心百倍,使命必达,在网上搜索了一天,加班熬夜下,终于写出一份自我感觉良好的报告。
可是领导看到你这份报告不是最新市场信息时,你还浑然不知,直到叫你重做后,才知自己的盲目努力,被否定后的你,此时就会很沮丧。
这些场景新人小白更容易踩雷。
茫
你想要和一群人一起战斗、一起赢,但是每次只有自己在学习、自己在加班、自己在担当;
你希望有一群人组成社群,相伴追寻成功和幸福,但是每次只能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群中你的留言下面,许久都是一片空白状态,妥妥的给自己发了一个寂寞……时间久了,越发在成长路上出现迷茫。
你是“忙、盲、茫”中的哪一个呢?
最近刚好读到这本《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就是针对现代人普遍面临“忙、盲、茫”的问题,书中提供了3个非常好的核心习惯:
1.吃掉那只青蛙:找出要事为先的关键,就常说的先完成有价值的事情,并坚持训练自己去执行。
如:面临生存危机时,你要先做能让自己生存下去的事,过后才能做兴趣爱好的事,或可做可不做的事,提升生活质量的事。
2.清空收件夹:清晰事情更高效,就如杂乱无章的房间&简约干净的房间,哪个更舒适?
同理,我们要把平常喜欢收藏进来的资料或第一时间感觉好的信息,进行定期清理,这样才能随时调取有用信息,为我们所用达到高效。
3.每日检视不迷茫:每天我们都会面对很多很多杂事,琐碎的事情,如果都将他去做,你会累到半死,还一定是那个得力不讨好,效率最低的人;如果不筛选的做,就容易出现忙活半天颗粒无收。
只有每天将这些杂事加工成精并付诸行动,这才是你一天忙碌的意义所在,高效中产出价值,这也是高效成功人士必做的反思总结冥想,让自己每日重开机,目标清晰,成功的秘诀。
学习中很喜欢的一句话“方法不对,努力白废”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这3个“忙、盲、茫”中尽快抽身出来,这样我们前行的路才会更有幸福感(摆脱低效中的瞎忙)、价值感(避免盲目下的无用功)和人生意义(目标清晰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