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与写作谈写作写作即修行

每天大量阅读,怎么保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2021-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人鱼薇沫

风格混乱,说明还是没有足够的自我认知。甚至在读别人的文章过程中,有可能会迷失自己,如入迷宫一般,只顾着欣赏文笔或故事,忘记了自己要寻找什么,看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过足瘾,却不知应该如何评论,如何吸收营养。

我已经写了两年的书评和写作分享,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提炼思想、保持主观、并且能够吸收能量等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慢慢锻炼。

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

只有时刻都在思考,方能够保持本心。

一、掌握好的读书方法

保持自己的写作风格,首先要掌握优秀的读书方法,把别人的能量转换成自己的。

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中有几个方法可以借鉴:

1.把知识做成卡片,时常回顾,也要输出自己的卡片,帮助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己的风格。

2.将别人的话换成自己的话,重新写出来,搜集—概括—切换—复盘,通过这个过程转化。

3.将学过的概念用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总结,去获得心得,之后再写作,会更加真实有情感。

而《高分读书法》恰好是这本书的补充版,《洋葱阅读法》介绍了读书的方法,《高分读书法》介绍的是思考的方法,建议两本结合着读。

1.带着问题去阅读,根据书或文章上的关键字做成便签,放在书的后面,当你看到相关内容时,对照一下,是否和你想的一样,如果不同,你和作者相差在哪里。

2.阅读时,要对问题敏感,对问题的解答要有意识。

3.看到相关案例时,联想之前读过的或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有助于保持独立人格。

二、理解思考的意义

其次要充分理解思考的含义。

在《硅谷禁书》中以科学的方法说明了思想的过程,以及思想的来源和去处,明了这一切,就能够控制抽象的思想,让它变得形象化,更能够引导它、启发它,产生创造性的思维。

人,因为思考问题而走到现在; 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之所以不同,说到底,也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如此而已。——《硅谷禁书》

思考方式不同,写文的风格便也不同,不断调整你的思考,达到想要的目的。

早期我非常喜欢娓娓道来的风格,就慢慢尝试,也算是做到了,有粉丝评价说:看我的文章,好似就坐在对面,一起聊天。

对于这个评价我还是能接受的,其实更早些的风格是华丽渲染风,这个风格被理性思考所冲淡了,但个人认为,美是吸引力,美好是更大的追求,所以在能够保持现时风格的同时,我还要加强词汇的修饰。

充分理解自己的风格,并不断整合它,使它更趋近于完美,不被强大的信息流所淹没,才是重要关注的问题。

三、如何把喜欢的风格变成自己的

最后保持并吸收优质风格。

这一点其实并不简单,俗话说画虎难皮难画骨(断章取义了),所谓的骨就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创作理念,别人的风格。

想通过作者的文字见证他的思考心路,那需要在保持自身思想清明的基础上,转而进入对方的思想,沿着作者的文字小径,想象当时他的心情,他的灵感,他的思考方式。

这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阅历、遭遇以及对方的师承,还有对方早期、中期、后期的风格转变。

李白的旷达潇洒,浪漫不着边际,和他本身多金,交流甚广,又兼之处在那样一个时代有很大的关系,李白的父亲曾经流居西域,很可能感染了胡人的性格,而他又长期旅居在外,看到的大好山河数不胜数,自然就形成了谁也无法复制的风格。

而杜甫虽然是李白的小迷弟,却天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性格上就和李白截然相反,又经历了乱世、路有冻死骨的景象,回到家中自己的小儿子都饿死了,试问他写诗的时候可能有什么花前月下的情怀吗?所以他的文字才会是“沉郁顿挫”。

所以,并不是喜欢哪个作者,就能够借鉴哪位作家风格的,或许和你经历相似的作家,倒是可以考虑一翻,要么就努力的让自己的经历向作家靠拢,去体验他曾经走过的路。

我早期喜爱张爱玲,少年经历也大致相似,所以那个时代的风格略有靠拢,但没有她的家世,也缺乏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只是皮毛而已。

后来感觉她的风格属于“蝎子粑粑独一份”,谁学谁丑谁尴尬,也不再作此之想了。

看到许多女性朋友,还喜欢描摹《红楼梦》,要知道曹公可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根本不是悲春伤月之流,所以你能学到文外的甘酸,却无法仿出文内的深厚品味。

想要形成一个好的风格,并保持下来,多思考,多练习,多向风格靠拢,从内而修,从外而显

当你变成了一个审美高、修养好、对万事万物都保持好奇而敏锐的灵性之人时,你的风格就会稳定 并自然而然的独特、吸引人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