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读书

绝处逢生之告白

2017-05-24  本文已影响22人  猫猫日记

《耶路撒冷告白》这部书情节并不复杂,不过是将八年的私生活呈献给大家。这里说的“呈现”,跟在一只盘子里看菜品一样,是一种自上而下全方位的巡视,看到的不仅是菜品,还有盘子周围,以及光线的出处等等。情节进展迟缓,就跟过去的八年一样,日子总是能在指头间数落出来的,文字细腻,语言简洁,看着便知出自一位女性之手。

这部书我并没有看完,我看书有时并不需要勉力看完它,吸引我的不仅仅是情节,故事的细节,还有写作的技巧,但如果一本书给了我些许的期待,那我就会让这份期待放置更长的时间。年轻时就爱玩高崖跳水,不要任何形式的转弯抹角,其实,稍待片刻,更有回味,只是年轻时并不知道。如果这本书一直吸引着我,我就会在以后的某个时间里认真读完它,相反,就会长时间地封存在记忆里了。

这本书里作者做的最好的是对往事的直接或间接地植入方法。

在故事的进程中,插入故事人物的过往。插入是一件复杂的工程,弄不好就会让人不胜其烦,拖泥带水,东躲西藏,严重打扰阅读的兴趣。哪里应该简约,哪里应该铺展,这都是技巧。故事推进的速度也取决于此。玩弄技巧并非不能。

如14-15页。“整个夜晚---”插入介绍作者和里欧相识前的行动,技巧灵活,可以好好学习,这一段是点睛。其中写里欧学习阿拉伯方言,写她自己“没有信仰,印度教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文化传承。”这段话竟然是里欧“过度打探隐私”的结果,这就更自然,把所有的插入都给出一种理由,这就是写作。

佩拉汉幼时惨遭父亲下属性侵,她父亲选择漠视她的控诉,拒绝伸出援手。这一段话是非常让人震撼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差异,当然也包括环境,但环境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表现。那么,再看佩拉汉幼做出了何种反映?且看她和里欧的对话(15页)。

罩袍是具有穆斯林原教旨色彩的女性服装,据《可兰经》的着装要求,用长袍、头巾加面罩,把女性从头到脚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只露出眼睛。佩拉汉对这移动的“黑色帐篷”深恶痛疾,而里欧却表示出了理解,对传统的那份虔诚,这就是童年遭遇给留下的阴影。

《耶路撒冷告白》这部书要写的,是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总能发现希望不灭,一个人再苦再难,随着时间流逝,一切都会过去。就像我们在街上遇见的一个老人,不管这老人是谁,有何种经历,他都肯定遇到过不少的坎,许多坎咬咬牙就过去了,有些坎却要绝处逢生。所以人生的轨迹就似眼前的山脉,群山起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