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清香(一)
住在桥洞下的刘拐子死了,大年三十断了气,初一被发现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样的人,也是死有余辜。”
“好歹是条人命,人家都是迎新年哪,他是迎来了阎王爷,唉。”
“这号人真是没法说,大过年的弄个这,还不是得他的妞伸头给他料理后事。”
“是啊,死人为大,总不能不管吧,多给人添堵呀这,年都不让好好过。”
围观者议论纷纷,乡政府的干部第一时间到了现场,疏散人群,联系家人。
拐子的女儿刘桂香很快到了,怀里抱着半岁大的娃娃,女婿掂着挎包站在身后。
“爹呀,你走的可真是时候呀,你是啥都不说了往这儿一躺,你让我咋过呀,唔唔唔……” 桂香将孩子交给丈夫,噗通一声跪到地上,边哭边念叨。
刘拐子家住上刘村,爹娘老实本分,可叹的是好人没好报,结婚二十多年了还没生个一儿半女,为此两口子没少烧香拜佛,各种偏方都试过了,刘家婆娘的肚子还是没一点儿动静。
虽然两口子为人很好,街坊邻居间相处的都也很好,因为每个立门户的后人,俩人心里总是觉得低人一等似的抬不起头。
那年年关将至,雪花纷飞,在堤坝的偏僻处,刘拐子被人遗弃在冰天雪地里,气息微弱,已经哭不出声来了。
也是命不该绝,拐子的爹和娘正好赶集回来,走到路上拐子娘想上个厕所。冬天里树木光秃秃的,地里的麦苗又小,躲到这儿不行 ,藏到那儿不中,似有神奇的力量牵引着,拐子娘两脚不听使唤地左走走右转转,看到了柳条篮子里的拐子。
“这是真想要了孩子的命啊,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就是让孩子死的呀,真是伤天害理绝人情。”拐子娘也不说上厕所了,抱着柳条篮子冲了出来。
两口子跪了村卫生所的医生、跪了乡医院的医生、跪了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一个多月下来,几乎花干了所有的积蓄,就为了救这个可怜孩子的命。
“缘分哪,这就是老天爷老天奶给俺预备的儿 ,俺说啥也要救活他,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
拐子爹和娘说到也做到了。把拐子养得白白胖胖的,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时间过得真是快呀,转眼间拐子就成了人见人爱的半大小子。
老两口给拐子上了户口,缝了新书包送进了学校。
拐子聪明懂事儿,虽然是早就听到邻居们风言风语的传话,他并未多想。除了自己的爹娘比人家的爹娘老些,自己走路拐拐的和别人不一样外,其他的都是一样一样的,他简单快乐地成长,也无限憧憬着校园生活的到来。
可是,越来越多的人说“抱养的”、“没爹娘生的”、“怪胎”之类的,拐子开始怀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对抗老实巴交的爹娘。
本来就老实巴交的拐子爹娘,面对孩子时而怨恨时而愤怒的眼神,两口子更深地沉默了。
他们没有偷没有抢,只是救人一命并养育一场,用真心实意爱孩子,却换来了最为良心不安的自我怀疑。
拐子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用脱口而出的气话跟爹娘理论,他敏感而多疑,说出了不少忤逆的话。
“你们不会生,就养我,不就是为了让我以后给你们养老吗?”
“既然我有残疾,亲生爹娘都不要我,那我就该死,你们救我让我在世上受罪,你们当了老好人,还有了儿子,你们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别怪我心狠,我过不了自己心里上的关,感觉周围的人都在嘲笑我,如果再在这儿待下去,我会疯的。”
“我知道我太自私了,我对不起你们爹娘,下辈子我一定去找你们,咱们再续亲情,我一定会好好报答爹娘!”
刘拐子十五岁那年走了,也是年关将至的时节,像今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