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做一株木棉
为了爱,我们会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这样我们才有自信和相爱的人并肩同行。
2013年12月的某一个最高温0℃最低温-6℃还刮着六级北风的夜间八点,走出公司大门的我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查看各种信息,好久没有动静的QQ群“四叶草”显示“群信息99+”。
四叶草是我和大学室友李菲、宁霞、刘萍所建的群。毕业后我们一个成了北漂,一个回到太原,还有一个留守武汉,剩下的那个去了广州。毕业三年半,从最开始每天几百条信息到现在几个月可能都没有一条信息,偶尔有那么两三条信息,可要么是拉票,要么是广告。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原来是李菲在群里告诉我们她那分手四年之后再也没有联系的前男友薛潇从老家来找她并向她求婚。
这两人的纠葛得从九年前说起。
2007年夏季的一个雨天,李菲从山西老家拖着行李来到了武汉华江大学。报到、注册、宿舍入住,然后开学典礼、军训、学生会社团招新、天南海北的老乡聚会,像买菜、切菜、炒菜、吃菜一样涌进生活里。那时的我们好似刚吃完满满一罐菠菜的大力水手,就连小指头都蕴藏着可以撬动地球的力量,好像什么都可以重新开始,怀揣无法探知源头的勇气,准备经历那些存在于影视剧里、青春读物里的大学生活,期待遇见无与伦比的友情,还有不知道多大概率才会发生的爱情,那种愈积愈厚的急切,就好比前一秒才移植完果苗,就巴不得下一秒能硕果累累。
李菲没有去老乡会,但在同院同乡的学长的组织下加进了老乡群。在群里,有人吐槽一个星期就可以经历四季的天气,有人在临考前发帖跪求通识课程的必背考点,有人科普外地生源购买火车票的优惠政策……在各种吐槽各种跪求各种科普中,李菲和薛潇慢慢熟悉,每一次网络上的问候,就像一阵风吹过,将海水拨弄成一朵朵浪花,撩拨着脚丫,痒痒的。
终于,大二上学期期末,在概率与数理统计考试的帮助下,李菲和薛潇两人约定见面了!那时候的风,也好像因为要去见期待的人变得格外温柔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在空气中拌了一勺糖,所以吸起来都是甜甜的。
在旁人看来,李菲和薛潇很般配。李菲的内在和外在都非常女神。在食堂吃饭被隔好几桌的男生搭讪,在健身房锻炼被男生跟踪告白,背着电脑去上课有路过的男生主动问询是否需要帮忙背包。曾经有位老师在班上做一个心理小测试,其中有一题是“如果要选班上的一个人作为你的配偶,你会选谁?”,毫无悬念,男生的答案都是“李菲”。薛潇,一班之长,外形酷似当下小女生喜欢的韩星小鲜肉。
好像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切本来没有联系的事情都会被牵强解释成缘分,比如我们喜欢的食物喜欢的电影喜欢的书籍,在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听同一首歌,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乘坐同一班次的列车,都被我们拿来当作命中注定的证据。那个人身上好像有着无比强大的磁场,我们的视觉我们的听觉我们的味觉我们的嗅觉我们的触觉,都只为他而调动,而我们却甘愿做这场爱情博弈里的囚徒。
大学女生宿舍楼下是当之无愧的爱情风水宝地,楼管阿姨在漫长的监管生涯中见证了多少情侣的分分合合我们无从考证。不管是高调浮夸的,还是平淡无奇的,爱情历程里的告白永远是令人难忘的。在大二下学期快结束时,李菲和薛潇确立了恋人关系。
恋爱中的人,永远都在乎细节。吃饭时帮你挑出的花椒,喝水时拧开的瓶盖,下雨天倾斜的伞,临睡前的晚安,QQ好友列表里的隐身可见,都是最特别的存在。
人们在对待自己非常珍惜的美好时会慎之又慎,关心它,在乎它,害怕它像泡沫,一碰就破。可当我们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水,担心它因为我们的疏忽而洒落出来时,杯子里的水往往会调皮地跳出来。李菲因为自己的家境自卑,薛潇觉得自己不够好,加上对未来的众多不确定的焦虑,两人一到假期就闹别扭,大三开学时两人还是分手了。
大四是一个非常诡异的学年。那些从大一开始到大三感情都非常好的情侣好像一夜之间受到了诅咒一样,几乎都在大三的暑假分手,而到了大四下学期,各种告别各种告白又纷纷上演。薛潇在喝完酒后约出李菲抱着李菲痛哭,说李菲欠他一个分手的理由,李菲在喝完酒后约出薛潇意欲告白,但薛潇当时并没有应约,害怕一旦他应约两人就再也没有任何可能。关于这件事我记忆中最清晰的情节是:凌晨两点,李菲在校园主干道边的树下抱着我们痛哭,说她删掉了薛潇的QQ、电话号码,但她已经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之后,大学毕业,朋友间相互送别。李菲回到太原去国企工作,在自己独立的前提下照顾家人,不断提升自己,一再拒绝着七大姑八大姨介绍的相亲对象。薛潇回到老家和朋友们开创自己的事业,小有成就。三年内李菲薛潇没有任何联系。
所幸故事的后来是没有遗憾的,2014年3月李菲薛潇携手走上婚姻的殿堂,现在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着。
2016年同学聚会上,我问李菲,“如果三年前薛潇没有去找你,你会怎么办?”,她说,“等我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后,我会去找他。”
那些为爱勇敢的人,为爱坚持的人,为爱拼搏的人,愿你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