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一 和善而坚定
一般父母管教孩子不是严厉就是放纵。
严厉是指:
有一次去酒店吃饭,附近那桌有两三个小孩子,你知道几个小孩子在一起,上串下跳,用筷子敲碗,大声叫喊。孩子的妈妈大声说道,不许乱动!再跑来跑去,打死你!给我出去,每次都要我翻脸。
(孩子只是安静了一会儿,又开始闹了。)
你看,她用了「每次」这个词。
严厉的惩罚会带来四种后果:愤恨,报复、反叛、退缩。
愤恨是你欺负我,我恨你,小时候没办法和你恨你,长大了再恨你。
报复是你不让我闹,我在以后其他情况下给你闹。你不给我面子,我也不给你面子。
反叛是暂时被你压制住了,以后会做得更凶更厉害。
退缩是在你面前不做,偷偷的在你后面做,不让你发现。(孩子是不是越来越狡猾了)
严厉会让孩子学会的唯一的东西就是,用暴力可以胁迫别人。他会去学习、模仿。并在心里留下上面四种状态。
放纵是指,父母不管小孩,随便小孩子到处跑、玩。说这是他的天性。这样长大的小孩子,看似很自由,但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孩子小时候追求的只有两件事,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就是知道父母无条件的爱自己。价值感就是我是独一无二的,我在这个家庭里面有我存在的价值。严厉与放纵就是在破坏归属感和价值感。
和善而坚定,也叫温柔而坚定。当小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父母不能带情绪,要平静的温柔的和他说,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果发现自己情绪激动,可以转身冷静一下,再回来沟通。
严厉在短期内很有效,但就5分钟,一转身,又去闹了。从长期看,没有任何作用。只有肯定孩子的情绪,和孩子达成和解,并一起制定解决办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 逻辑结果与自然结果
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父母都是用的逻辑结果:
「你不吃饭,就别想看电视」
「期末考试没有90分以上,就取消旅游」
「你不听话,就不给你买玩具」
这种语句,就是逻辑结果,「因为没做到XX,所以就不XX。」
在大人看来很正常,但是小孩子,理解不了,他会觉得你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逻辑结果,会被父母慢慢演变成惩罚机制。而且会不自制,因为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这里的惩罚有时候就变成了要挟。
逻辑结果是属于交换关系。父母会通过孩子的一些正确行为,来交换一些东西。你只有做到了什么事,父母才高兴。你没做好某件事,父母就会生气。你想要得到什么,就要完成什么。这会让小孩子特别没有安全感。他会变得讨好父母或和父母斗争。孩子会从小感到委屈、伤心、愤怒。他会感觉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自然结果:打个比方,孩子不吃中饭,只要跟孩子和善的说,你不吃饭,妈妈不会再做一次饭,只能等到晚上再吃,妈妈有其他事要做,你中间饿了只能忍着点。
把事情的因果关系告诉他,让他一起和你面对。这不是惩罚,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后果)。不吃中饭,就只能等到晚上再吃。让他提前知道,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就会有这个后果。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原则和底线。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爱和关心,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改变。做事情要想到后果。
这样孩子就知道父母的边界在哪里,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做了有什么后果。
三 赢了与赢得
一般父母对小孩的教育,用强势的说教,压服孩子,用暴力,打骂孩子。最终赢了孩子。
父母好像得到想要的结果,但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
你是想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家里不是辩论场,不是你辩赢了,孩子就改掉了坏习惯。家里不是法院,证明你对他错,孩子就懂得是非了。家里不是暴力机关,打赢了孩子,孩子的问题就消失了。
家里是不是说公平的地方,是说爱的地方。
弱者追求公平,强者追求解决问题。
父母必须赢得孩子。看似用严厉或其他控制型的办法降伏了孩子,实际上是越推越远。
希望我们可以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有机会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