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学习品质┃如何在具体情况下呵护孩子的主动性
上一周的文章里,分享过主动性学习,点击这里:主动性学习,每个父母都想孩子拥有的学习品质(上)主动性学习,从婴幼儿就可以培养。主动性是指一个人基于好奇心或者想知道,而自发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而不是等待别人告诉去做什么。主动性学习,具有独立性和自我导向性。
作为父母,可以为孩子营造积极的环境支持:
1.关注过程:强调内在满足,形成积极的内在声音,自我鼓励与自我推动;提开放性问题,引导并倾听思考,让孩子知道答案不止一个。
2.认可孩子的新尝试:鼓励但不强迫孩子一定探索新材料;鼓励分享观点;在一团糟时仍然认可孩子的成果。
3.平衡结构和自由:丰富有条理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平衡结构化活动与自由探索活动,通俗的话讲,就是孩子要有自己随意玩耍的时间,但也不能都是随意玩耍;找到它——使用它——放回它,良好的物归原位的习惯,有序的支持环境,可以帮助孩子独立探索。
上面三方面,是比较原则性的。今天来分享的是,具体措施。面对不同的情况。父母怎样在孩子现有的水平基础上,具体给孩子支持,帮助孩子适当适时地扩展,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独自玩耍使用材料
孩子在独自玩耍,使用探索材料或者说玩具、玩法、活动时,常常会有几种情况或者发展阶段:孩子反复偏好使用某一种熟悉的材料玩具;孩子会用一两种方式探索材料玩具;孩子会用多种方式探索。在不同的情况下,父母应该怎么支持孩子,给孩子提供拓展,让孩子保持主动性,形成内在的积极声音。
1.当孩子反复偏好使用熟悉的材料时:孩子很多时候,在某一段时间,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只反复使用同一种熟悉的玩具、工具或者进行一种活动。这个问题,应该大多数孩子都会遇到。
比方长时间内只玩小汽车,其他一概不感兴趣;长时间内,只喜欢玩小厨房游戏,其他大多不感兴趣,不想尝试;长时间内,玩玩具的水平,停留在初级水平,比方画画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内,只会拿起笔画圈圈等等。
父母遇到这类问题,一般都会很着急,想要孩子突破目前的“瓶颈期”。试了很多方法,孩子还是回到老路上去。
①支持当前水平:想要孩子突破,一定父母发自内心首先支持孩子的当前水平。因为孩子一直玩某个游戏或者工具,一定是这个游戏或者工具让他很快乐,感受好。如果父母总是让孩子尝试新玩具,新玩法,新活动,传递的信息就是“你现在这个不好,你要玩这个好的”。这其实是在否定孩子当前的兴趣。
支持当前水平,父母可以怎么做:提供但不强迫。父母可以提供可用的新材料、新工具、新玩具或者新活动,但不强迫孩子使用。时不时拿出来展示展示,告诉孩子,这里还有这些玩具,“如果你想玩新玩具的话,可以来试试这些”。

②提供适当拓展:如果提供以后,孩子仍然不感兴趣,父母可以自己使用新材料。比方噗噗很长时间以来,用颜料画画就是各种戳戳点点涂涂用手拍拍。前段时间,我就告诉她用吸管也可以画画,用吸管吹颜料,出来的效果非常美。我在旁边做,她就被吸引了。她尝试了用吸管吹,而且非常开心。如果单独跟她说,你用吸管吹,她不一定愿意尝试。
总之,当孩子反复偏好使用某一种材料、玩具、玩法、活动等,父母首先要发自内心支持现在的水平,提供新材料但不强迫使用,然后可以自己使用新材料,吸引孩子过来一起参与。这样既让孩子保持了对活动或者材料的兴趣,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持续去探索,保护了孩子的主动性。

2.当孩子会用一两种方式探索新材料时:比方孩子会搭火车轨道,总是要反复搭火车轨道;或者孩子会搭高积木,还会摆一点造型;或者玩橡皮泥,会用手抓抓抓或者摊平等等。
①支持当前水平:父母可以模仿孩子的做法,孩子在一边做,父母在另一边模仿他的做法。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愿意和他做同一件事情。
②提供适当拓展:模仿的时候,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身上或者身边其他孩子身上。“XX也在搭火车轨道,她搭了个圆形的火车轨道。现在她让乘客开始上车了,‘各位旅客请注意,各位旅客请注意,开往北京的G251次列车即将进站。要乘坐G251次列车的旅客,请拿好随身物品,准备上车。’”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供新的模仿或者新的灵感,顺其自然地提供了拓展。

3.当孩子会用多种方式探索新材料时:孩子已经有较高的探索能力时,父母可以怎样给孩子提供帮助,帮助孩子拓展呢?
①支持现有水平:父母可以给此时的孩子提供探索材料的辅助工具,帮助孩子进一步多样化使用工具,开发新玩法。比方搭火车轨道,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或者人偶,这样孩子就可以制造出来繁忙的火车站或者火车乘客。
②提供适当拓展: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法使用熟悉的材料或者工具,可以适当帮助孩子提供新思路。比方还是搭火车,可以先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我们坐火车的时候,一般会遇到什么情况呢?”当孩子思考后,给出答案时,其实也有了新思路。比方就可以给孩子提供一辆小的手推车或者篮子,让孩子模仿火车上的列车员卖东西等等。这也是用不同的方法使用熟悉的玩具。

以上三种情况,是孩子在使用探索材料或者玩具时,父母可以在具体的情况下,怎么支持现有水平,以及怎么帮助孩子拓展。会发现,其实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原则性策略的具体使用,比方认可孩子的尝试,鼓励但不强迫;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丰富有条理的环境,可以给孩子提供辅助工具等激发孩子的思路等。
同伴玩耍
孩子除了会自己单独使用材料,玩玩具以外,更多的时候,是和同伴一起玩耍。那么孩子们一起玩耍时,父母可以怎样帮助孩子拓展,来保护和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
1.当孩子用观察到的小伙伴的方法来玩玩具时:孩子之间都是相互模仿的,或者说互相激发灵感。
①支持现有水平:认可孩子的尝试,“你和XX一样,做了柠檬果汁,哎呀,果汁真香甜。”“你也搭了一个圆形的轨道,这样火车就可以一直在轨道上运行了。”“你们两个人都在剪纸,你剪的纸片真小,小手越来越灵活了。”
②提供适当拓展:开放性问题询问孩子接下来的安排,“接下来你还想做什么好吃的呢?”“搭好轨道,小火车跑起来,你还可以做什么?”“这些小纸片像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了?”
当然无论是支持现有水平的话语,还是适当拓展的问题,一定是在不打扰孩子工作的情况下,说出来的。比方孩子抬起头向着你笑的时候,就可以插话了;或者孩子向你展示成果时,可以说这些话语。千万不要孩子在认真玩,父母在旁边叨叨叨,这样孩子听不进去,也破坏他的专注与思路。

2.孩子在其他伙伴的玩法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操作:
①支持现有水平:评论孩子的变化并且模仿,“哇,你发明了新方法,将橡皮泥做了一个小篮子,里面还放了一块蛋糕。我也要来尝试一下。”
②提供适当拓展:模仿孩子的错误行为,看孩子是否发现并纠正,“我要做个新蛋糕,我用手指戳戳戳,我要戳出一个新蛋糕。”如果孩子没有发现,可以说“我发现好像不太对,我怎么一直做不出来新蛋糕呢?你能帮妈妈看一下吗?”
3.孩子尝试自己的新方法:
①支持现有水平:请教孩子是怎么做到的,“哇,你怎么做到的,你发明了新方法,我怎么做可以和你一样?”噗噗每次听到这句话,都特别开心,积极地做小老师。
②提供适当拓展:提出新的挑战,“那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引导孩子发现更多思路和方法。
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事情的发展都是:模仿——模仿基础上创新——完全创新,孩子的玩耍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措施方法去支持他们的现有水平,或者帮助他们拓展。

集体大活动
孩子除了独自玩耍,和小伙伴玩耍,还有就是会有很多集体活动时间。这里的集体活动,是指很多孩子在共同空间里玩的情况,不一定是有组织的。比方在小区游乐场,商场里的游乐区,或者幼儿园的集体活动等等。
1.集体活动时,观察其他孩子:
①支持现有水平:等待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加入集体活动。比方很多孩子,特别是小宝宝,看到很多人活动,有时候会观察一段时间,确定活动安全了再加入。父母不要催促,“快点去呀,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玩儿,你也去!”
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节奏,等他准备好了再加入。等待过程中,可以渲染气氛,“哎呀,小朋友们玩的好开心,你看这个小朋友爬得好快,一会儿就爬那么远。这几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太开心了,一直在笑。”“没关系,你做好准备了,想去玩的时候,再去。”
②提供适当拓展:可以微笑,邀请孩子一起做。不要让孩子自己单独去做,而是,和孩子一起。这样会帮助孩子更快地放松下来。

2.集体活动时,模仿其他孩子:
①支持现有水平:认可孩子的参与,“哎呀,你也扭了扭屁股。”“是的,你爬的也非常快,比上个月又进步了,今天是独自自己爬上去的。”
②提供适当拓展:尝试给孩子的行为添加变化,提供新思路,看孩子如何回应。“你徒手攀爬地很快了,愿不愿意试试旁边的攀爬架?”
3.在集体活动时,领导活动:
①支持现有水平:鼓励其他孩子一起做,“XX说我们可以从这里穿过去,你们要不要一起探险?”
②提供适当拓展:鼓励孩子用语言向其他孩子表达或者展示自己的想法,“你告诉大家你想怎么做?”有的孩子在领导活动时,可能语气是命令式的,让人不舒服,要适时给孩子指出来,免得影响同伴之间的交往。“告诉小朋友们你的想法时,可以用更和缓一点的语气,这样小朋友们会更愿意尝试。”

总结下来,我们会发现,无论是独自玩耍,还是同伴玩耍,还是集体活动,支持孩子的现有水平,一般都是认可孩子目前此时的做法,也就是策略2;而提供适当拓展的方式,大多都是提问开放性问题,让孩子进一步思考。
所以,我们既可以在策略原则上,给孩子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又可以在具体情况上,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建议与认可。这样,孩子的主动性就会被保护,被培养,就呵护了孩子的主动性与好奇心。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
今天就酱!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