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想法

缺爱是不治之症

2016-06-28  本文已影响243人  闻霈

我年纪不大,却总有漂泊太久的苍凉。  也许心没有避风港,早早就被吹硬了,性情不免凉薄。

最早,是母亲这样说。

那年,我考上了外地的大学,母亲决定送我去,顺便带放暑假的妹妹去大城市玩一圈。到了学校,她着急就要走了。

“我走了。”

“好的,谢谢你。”

我送她到校门口,来接她的一个熟人的车已经到了。

“你有什么要对我说吗?”她期待地等着,不时瞟着旁边一个和父母依依惜别、涕泪满面的学生。

“没有,你多保重。”我转身离去,径直走进学校。

第二天,她打来电话,“我走,你半点不留恋,头也不回。我朋友在旁边看着,你不知我多尴尬。你的心太冷硬了。”

我听着她抽噎的控诉,既不想安慰也不想辩解,“不好意思让你尴尬了,你就当我是这样的人吧。”放下电话,我发现自己的手心被指甲刺破了,如她的话刺中我心里难愈的伤口。

我和父亲相处很少、说话很少,记忆中鲜有的几次交流都以激烈的争吵、他或我摔手离去告终。最激烈的一次爆发在我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因为没有先去见他而是先回了老家的爷爷奶奶家和姑姑家,他勃然大怒地赶回来。

“你眼里还有我吗?你带人回家也不先来见我!”他不管大家的惊愕,粗暴地大喊。

“这么大的事跟家里商量了吗?我同意了吗?”

我看着理直气壮地父亲,心里冷得打颤。“还是别拿父亲的架子要求我任何事情了,你应该知道我没有义务听,我凡事都是自己打算。”

他的色厉内荏清楚地落在我眼里,我的痛苦突然就麻木了,他降下声调:“我知道有点对不起你,可是你要知道我一直挺关心你的……”

“这话您自己信就行了。如人饮水,不要再表白、分辩了。”

“我原来不知道,你的心肠这么硬。”最后扔下这句话,他走了。

哦,现在,他们都来要求我的心了。

我对父母的敞开的心门早在我如饥饿雏鸟般汲汲于爱而不得时就已经牢牢地、永久地关上了。遗憾,我们此生错过了亲密无间的父女、母女之爱的机会,以后怎么也不能弥补了,再怎么也找不回来。血缘的纽带不是无限的牵绊的,我们永远错失了彼此。我被放逐在他们爱的界外太久,我曾苦苦哀求、卑微乞求,直到清楚地知道无望。就这样漂泊着,走远了,再也不回头。

这种人生的缺憾太大,凭意念和理性无法弥补。缺失亲缘之爱的人,天生带着情感残疾。发自于内的、对人的感情已经几近干涸,我们恋己、恋物、恋我们确信不会辜负我们的东西。身上几乎都带有拒人于外的凛然。

读《基督山伯爵》时,我大哭了两次——一次是为法布亚神父死去;另一次,则是欧仁妮.唐格拉尔决绝地出走。

欧仁妮冷静地而坚决地拒绝父亲安排的婚事,说出来她凉薄、坚硬性情的原因:“我从小的时候,就经常受着不幸的威胁,我对于我周围的一切是看得太多、懂得太多了。从我能记事的那天起,我就不曾被任何人所爱,——那本来可以说很不幸!这样我自然也就谁也不爱了,——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看到她决绝背后那曾经求而不得的绝望,以及绝望过后的心灰意冷。

她的话是一面镜子,照到了我们共同患有的“缺爱症”。我们的经历也太像——之前被流放,之后不回头地出走。

人在没有爱作后盾和庇佑时,就凛然的生出一种孤勇,只知咬牙切齿的前行。还要时刻提防被自卑、孤独和自我矛盾吞噬。自卑是嵌在骨子里的,我一直想人的自信和自卑是怎样形成的,后来明白自信来源于亲缘的无条件的爱,而一旦缺失,就会被自卑填满。孤独感人人都会有,可是只有从小孤独的人才会像对自己身体一样熟悉孤独,比针刺在皮肤上还要清晰地感受孤独,这是无奈的———我们没有能力让自己不孤独。

自卑和孤独是不可怕的,那种无法排解的矛盾是最可怕的。我们渴望被爱,却不辨爱的模样;我们想要去爱,却不知该如何爱人;我们怀疑别人也怀疑自己。如我,恨自己做不到一心一意的爱一个人。从小说中、从别人的故事中感受超越一切的深情,而现实中,却排斥热络和强烈的感情——我总能感觉热络交往背后赤裸裸的企图心和强烈感情背后那攒动的控制欲。我也无法忍受世俗的平淡和琐碎,平淡的生活不是任何人都有福消受的,须得内心有强大的定力的笃定之人才能安于那种生活,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想不停的求索、不断的前行,这样才能平复内心不安和躁动。

缺爱的人像鬣狗,捕食一样求爱,贪婪、警惕、自私、又永不满足。每个人的灵魂都有一个盛爱的容器,他们也只不过想攫取很多的爱来填满这个容器,治愈自己的缺爱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