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十月一号之后的某天,我和男友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片尾曲响起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像知乎的某个热门提问里一样纷纷站起身来合唱,150分钟漫长的观影结束,他们被不耐的小孩或是尿意拖拽,早早离开了座位。
无论任素汐是如何不动声色地将三年的渴求与未遂展现到极致,惠英红的制式优雅如何霸凌着观众的审美,葛优的角色总是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
一个失败的父亲,一份不起眼的职业,没有那么好的好,和没有那么坏的坏,一切杂糅在一起,像颗坠落进滚油里的水,激起一团鲜活,看起来那么地接近于众生。
影视作品里有一个共通的泪点:在没那么光鲜的小人物身上诠释责任感,和有温度的善良。
这个泪点具体化到《我和我的祖国》里,就是每一个人,大到项目总工程师,小到出租车司机,更小一点,到因为惯于偷窃被关进看守所的不良青年,都深深被祖国影响着,也反向地影响着祖国。
我也真切地被电影所呈现的史实感染到,一群人,为了同一份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总是动人。
但离开座位,在等待电梯的间隙打开微博,看到同一片导向的言论,又觉得一瞬间清醒了不少。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小学的时候,班主任曾经给每位同学发一张小纸条,要求必须写上至少一个人的名字,写出班级里最不守规矩的同学的名字。
我们从一开始的茫然,到窃窃私语,到兴奋着默默写下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的名字,即便对方在课堂上的表现本身没有问题。
评选结果出来以后,一个被多数人讨厌的同学站上了讲台。
时间隔得太久,我已经记不得具体是哪一个人,处在群体之中,人常常会因为情绪松弛而忘掉很多细节,可站上讲台的那个人会记住,甚至可能被牢牢困在那个倦怠的下午。
某种主张,或是默许,在一些时候会让人们打着维护集体的幌子,发泄私人情绪。
比这个更糟糕的是,我们很难分清自己是为了追求正义,还是迷恋着仇恨本身。
起先,我们在喜欢的明星新闻头条底下控评,在社会负面事件的报道里慷慨激昂,指点江山。后来,我们试图揪出每一个拒绝参与合唱,或者站在队伍里却没有开口的人。
科技赋予每一个人话语权,但人均话语权跟人均正义没有关系。
我疑心这种夹带私货的情绪难以实现它的初衷,也就是在制度不够健全的时候,试图以人治来填补法治的缺口,因为人本身,就是不健全的具体表现。
或许电影名字本身就带着一些潜在的含义。不是我代表我的祖国,也不是我捍卫我的祖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和我的祖国,两个风雨中依偎的身影,也可以在阳光底下并肩,不必谁为了谁成为一款高速运作的杀毒软件,不必风声鹤唳。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