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清明祭扫活动

2021-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星_14a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还可以写成小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沉淀了千年的哀思,承载着灵魂的记忆,回响着年复一年的清明之雨,让一份份哀思不断深厚,绵延不绝。

        一年一度清明节,一抔黄土一抔热血,去祭扫,去铭记,不忘英烈,不忘忠魂。4月2日,学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师生去刘家坪红二方面军纪念碑进行清明祭扫活动。

      上午九点,五年级十三个班的师生,换上雨衣,黄色,蓝色的队伍,伴着淅淅沥沥的雨,手捧一朵花,在乌云的目送下,上了去往刘家坪的一列列公交车。

      第一站,刘家坪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出发地纪念碑。纪念碑矗立在小山中央,庄严肃穆。阶梯旁边的绿植中,长征两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纪念碑左右的两棵青松似庄严的士兵,永远守候在其身旁。这些绿植似乎在倾诉:青山处处埋忠骨,忠魂安处是家国。家国平安魂亦安,青山不老永不忘。

      十三个班,七百余名师生陆续在纪念碑下集结。敬献国歌,默哀致意,献花寄感怀。

      第二站,刘家坪中国工农红军出发地纪念馆。纪念馆,通体暗红色,设计独特,“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一排大字用毛主席的字体镌刻在馆上,馆口也有一个大广场。

      进馆之前,一位姓谷的讲解员讲了两个红军故事:《长征,我的生命之歌》和《一碗米》。那些久远的,艰难的,曾经鲜活的故事,又再次唤醒我们对现在美好生活的感恩与深思。

        进入馆内,由于人数众多,讲解员没办法一一讲解,所以,参观过程只能用走马观花来形容。若真想细细参观学习,只能以后再来。

      活动时间不长,两个多小时就结束了。可是,一件事情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作为一名老师,很惭愧,我是第一次参与清明祭扫活动。据我所知,很多孩子可能小学期间一次这样的祭扫活动都参与不了。

      所以,很庆幸,虽然已经时隔太久,可是,我还是有幸能带着一份哀思来祭扫革命英烈的忠魂。这些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也是幸运的。这样的经历能给人以洗礼。但还是有些许遗憾。虽然孩子五年级了,可是,他们对这样庄严肃穆的祭扫的认识其实还是不够的。比如有把雨衣扯破玩闹的,有队伍离开,地面就有不少花瓣雨衣碎片的等等。

    但总体来说,忽略这些,这次清明祭扫活动,承载的、已经带来的和潜在带来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

    不论是站在纪念碑前,瞻仰、默哀,还是进入纪念馆回顾红军历史,我们永远铭记,我们脚下的红土地长眠着先烈的忠魂。我们是英烈的后代,我们身上流淌着英烈的血液,不忘英烈,缅怀先烈,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这是我们对他们最好的致敬,这是我们给社会回馈的微不足道的贡献,这是我们给子孙后代无比宝贵的遗产。

    清明时节的雨,晕染着我们对先辈永远的缅怀,我们的哀思,也早已经印在红色基因之中,血脉相连,生生不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