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目的,别的都是手段
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基因传承属于自然规律,多数人能够感受到,也易于理解。很显然,当你的儿子或女儿呱呱坠地、当他们从一个不到3500克的小不点长成3500千克的大家伙时,幸福感会自然而然冒出来。影响力则不同,它通常与价值、意义这些概念相关联。一项工作有价值、做这件事有意义,说明“这件事”最终影响到了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成千上万的人。当你获悉这些正面影响来自你的工作、来自你的行动,你就能感觉到幸福。从今天出发,从这里出发,2019年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出什么样的目标行动,会使你更好地体验到幸福,或者提升幸福指数。
一、改变思维方式
谈到“思维方式”总是有些抽象,对待问题的态度属于思维的范畴,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这个范畴。《见识》的作者吴军博士用一个例子把这个概念阐述得较为清楚。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你一个耳光,你会做何反应?通常反应有三:一是扇回去,二是认怂,三是冷静的思考一下,反思这个巴掌是应该被扇,还是判断出对方是个混蛋,应该打电话请警察来处理,或者日后找机会再教训他。现实中很多人会做出前两种决策:要么拔剑而起,要么忍受委屈。能够采用第三种思维模式处理问题人相对较少。虽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但人的一辈子中,没有人是不经历挫折的,其实,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那一道道坎儿,不正是现实生活赐给你的一记记耳光吗?在每每面对挫折时,你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造就不同的人生。这一记记响亮的耳光,古代的人经历过,阿里的马云接到过,新东方的俞敏洪也处理过。这些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异乎常人的思维方式。汉初时的韩信较为典型,冷静分析形势,忍受了跨下之辱,终成大气。生活把马云逼到“练滩儿”卖货时,他既没有打回去、干他老师的老本行,也没有向生活认怂、当个二手货的“倒爷”,他选择了第三条路,执着于理想,扩大了影响力。俞敏洪同样有着非同常人的思维方式,北大第一次警告,不允许他在外办班赚外快时,他既没有愤然辞职,也没有“改邪归正”,而是冷静地分析利弊得失,看清楚了当时的真相:即做培训机构的“coach”影响力远远大于作为北大的“teacher”,最后创立了“新东方”。
商界大佬似乎离我们普通人有些距离,我们的身边例子可能更有说服力。W君作为体制内、部队中的一级领导,在改革的浪潮下,在多数人选择离开部队时,W君留下来。离开的人也不乏可塑之才,选择离开很大的原因是体制的限制。因为大家都明白“体制”的弊端,体制中的多数人不会因为热情而工作,更不会站在“做什么事能实现团队最大价值”的高度去工作。W君同样受此困惑,但他没有逃离,也没有认怂,他选择了改变。体制再受限也有一定的空间。他选择每日思考撰文,用微信公众号传递他的价值观;他走出去接触体制外的“牛人”,接受当下社会最前沿的理念,在那个别人受限的体制内“试验”他的理论;他倡导志同道合者每年举行知识分享会,不断扩大“有用的朋友圈”。现在,不能说他有多么成功。但,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他影响到了一批人,有着不少于千人的“用户”。这种影响力还有一种说法,叫做“智慧”,而智慧正是从接受别人的影响开始生发和增长的。
二、遵从三条原则
思维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改变也总要找到一个方向,也就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原则。
原则一:慢下来。思维方式改变外在的表现就是成长,所谓成长也不过是决策慢下来。不妨回想一下你处于幼儿时期,如果有人给你一块糖,你是不是会马上回应一个笑脸,等到你稍微长大一些,再有一块糖送到你手中时,你是不是会偶尔想一想,我为什么能得到这块糖呢?然后作出是收下还是拒绝的决策。想象一下,你在纸上画一个圆,假设圆的内部是你,圆的外部就是社会或者你之外对你施加的影响,一旦外部事件给你一个刺激,你必须马上做出一个反应。这正如,巴掌来了,要么打回去,要么认怂的现实。采取第三种决策的人,实际上是在对应你的那个“圆”外又画了一个“圆”。这就好比外部事件发出刺激需要你回应时,必须要经过那个“外圆”,这两个圆之间的空间可以看作是你与外界的一个缓冲空间。有了这个空间,你就可能做出相对理性的决策。《思考快与慢》论证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你会活得如同一只惊弓之鸟。每个人都会在外界刺激和回应之间,建立着一个空间,我们的回应就存在于这个空间之中,我们的成长和幸福蕴含在我们的回应中。所以,改变思维模式的关键步骤是让自己的决策慢下来,把自己的决策放在理性空间运行一小会儿,再反馈给外面的世界。
原则二:抓西瓜。你一定会问,我也知道要捡西瓜,可我看不到西瓜呀。现实确实如此,普通人或者说世上很多的人们在他们的一生中,只能看到芝麻。原因也简单,就是缺乏长远的目光,把心思放在眼前的芝麻上了。比如,“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个小时,为了双十一抢货而放弃睡觉”等诸如此类的经历。你也许会说,那是因为我不够富有。但有一点常识的我们都知道,无论富人还是穷人,一生的时间大体相同。可是抓芝麻的多数人,时间花在哪里了?生活中,刷手机、看视频成为常态,花去的时间可超过陪伴家人;工作中,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价值又低的工作,静下来思考的时间却小之又少。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例子。而且,人这个物种很怪,一旦抓不住一个核心,心志也会变得非常低,进而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更高层次上。当然,这种热衷于抓芝麻的状态不是不可以改变,改变的方式也很简单,重点是耐得住寂寞。比如,积累财富这个方面。巴菲特告诉我们,投资增值第一原则是控制风险、减少失误。股市中的第一性原理是投资市场,而不是去做零和博弈,一次次浪费你仅有的现金;生活中的第一性原理是分配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规律,减少非正常疾病的干扰,同样会大大降低你无谓的支出。当然,如果我们能把精力聚集到一点、或者一个专业,让自己从一个圈子中脱颖而出,对社会的贡献、就可能增加一个数量级,至于收入就更不用发愁了。
原则三:做减法。有个事实我们很早就知道了:“离开你这个地球照样会转”。但是令人纳闷的是,很少有人真得理解其中道理。原因在于,我们没有认认真真得思考过“得与失”的问题。某君,外号“材料狗”,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撰写文字材料。前些天,工作任务完成了,腰椎间盘也突出了。事后,我们在想,那些文字材料真得那么必要吗,不写,天会塌下来吗,显然也不会。为什么玩命的去写呢?还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以为写了就有会有“得”,得到什么呢?得到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认可、能力的提高。可事实是这样吗?好像不是,那些所谓的材料,多数是简单文字的重组,不是真正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不写这些东西,单位还会正常运行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后面,他住院了,少了写材料的人,单位一切照常。所以,想要成长也好,积累智慧也罢,必须要学会跳出这个旧有的思维模式。当你因为总有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等到你静下来,重新审视人生时就会发现,可以不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接下来要做的是,下决心少做事情,然后把几件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这样你的工作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三、坚信明年比今年更好
还是那个观点:幸福的终点是影响力。影响处处都有、时时都在,对自己的改变是“影响”,对家人的触动也是“影响”,对物质状态的改变还是“影响”。影响不论大小,“影响”这个事实出现了,状态改变了,明年比今年更好,那就会产生幸福。
怎样做可以实现明年比今年好呢?制定几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实现他。比如,收入目标上,改变今年收支为零甚至是负数的现状,争取固定收入有一定数量的增加,甚至希望在此基础上每年递增8%,这就属于财务上的一个合理目标。当然,如果你还没有增加睡后收入的特殊技能,股市投资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说的股票投资不是教你怎么选股,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历史已经为你总结出了规律,投资经济社会或者国家整体的发展,从长期看还不会出现损失。所以,把你现有的资产配置一个恰当的比例,拿出一部分现金去投资指数基金。相信本着对现在拐点的判断,在熊市里大胆行动,一定会有一个不错的收益。
追求生活质量目标上,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关系,其中核心的一环,还是对子女的教育。否则,如果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出现了失职,被教育的对象人生道路走偏,那你这辈子的积累,无论是财富还是基因,都不会圆满传承,甚至中断。如果,最终是那样一个结果,何来幸福?所以,从现在开始,合理分配你的时间,增加陪伴子女成长的时间。一个好的办法是介入他们的学习。当然,介入不代表干预,你可以把你和他的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比如,每天早上,固定20分钟,与你的子女共同学习一门语言,或者做一项运行。一方面,你们互相影响,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另一方面,这种共同的坚持,共同的学习,不也是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和传递吗?
社会影响的目标上,寻找属于你自己可以复制的内核。现在出发去寻找到那个你一辈子愿意干的一件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你认真看一看,琢磨琢磨,就能够发现: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机构,只是找到了他们能做,且还能重复的一件事。比如,爱因斯坦,他始终在做寻找外界不确定中的确定性规律;巴菲特终身做得无非就是资金分配的事情;王健林那批富豪大家都清楚,就是卖房子;谷歌等高大尚互联网公司做的也都是“联接”这件事。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条件反射地过此一生,说白了就是吃喝拉撒睡。你要做的改变其实不多,只是在这个被生存牵着鼻子走的旅程中走得与众不同一点儿。看看书、写写字,传递一些你在不确定的外部世界发现的确定性的规律。比如,找出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这样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