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活成我们想成为的样子
哲学有三个终极问题: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对此各有说辞,莫衷一是。如果我们自己去回复,或许答案是这样的:
“贫僧法号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取经去。”这是知乎上一位网友的回答。
“我叫姚梦琪,我从妈妈的肚子里来,我要到幼儿园里上学去!”这是我小外甥女的回答。
“我只是人世的一个过客,从生而来,向死而去。”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回答。
哲学的问题还是交给哲学家去思考去辩证,我们只是想由此引出我们自己需要经常自问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们要把我们的未来引向何方?关系到我们要把我们的生活活成什么样子?关系到我们行将朽木时会不会有所遗憾?
这些问题分别是:
1,我们要身居何处?
2,我们要与哪些人相处?
3,我们要以何为生?
4,我们要如何进一步享受人生?
我们要身居何方?
这是要解决我们落脚点的问题。或许一些人爱一生漂泊,居无定所,那是这些人的自由。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有一个固定的住所,并且所有权属于自己,那绝对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有了这个固定的住所,也就有了所谓的家。我们从这里一次次出发,又一次次回到这里。
如何选择住所?现在国内国外都可以,单就国内来说,又要具体到某个省份某个城市,又要具体到是繁华中心还是清净郊区。喜欢某个城市,某个地点终究有办法在那里落叶生根。我个人是极其建议去各地走走看看的,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文化底蕴。
对于身居何方?我想很多人会说,自己哪有选择的自由?是的,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很多人是缺乏甚至没有选择权的。缺钱,缺独立意识,缺思考精神。请记住,我们是要努力活成我们想成为的样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对生活有想法的人,总有办法在某个地点安身立命。也许花的时间三年五年甚至更长。
我们要与哪些人相处?
人是孤独的动物,却有集体生活、社交的本能。自己独处,需要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你要找什么样的配偶?有了配偶,需要处理的是两个人的关系。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要不要孩子,什么时候要孩子,要一个还是两个,这需要处理三到四个的关系。要不要同父母一起生活,如果要这就需要处理五到六个人的关系。核心关系之外是强关系,强关系之外是弱关系。这些关系又包括亲朋,老师,同学,同事,朋友。
在要与哪些人相处的这个问题上,我建议是选择性的交往,无意义的社交只会耗费人的时间精力和心神。我们要努力活成我们想成为的样子,结交我们想结交的人。除了血缘关系我们无法逃避,无法选择外,其他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可以自己选择的。
我们要以何为生?
很多人只有两个字:工作。当然没有错。具体开去呢,我们要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位;是在一份企业里平稳升职加薪还是自己开创事业。这个问题,越早思考越早着手越好。根据个人情况,可能有些人适合上班,有些人适合创业。以我自己的教训来说,毕业之后至少换过五个行业,换过数十个工作,然后就耗费了五年光阴,最后才找到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地方。在自己不喜欢无兴趣的岗位上,工作只是一种折磨。因此尽早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狠狠的死磕自己,转变成自己的事业,这是最好的结局。你会发现工作跟休息是一样的,那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这样你会获得感最大化,包括心理上和财富上的。
我们要如何进一步享受人生?
或者说我们要如何价值感最大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或许可以通过阅读、旅游、助人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和实现。
经常自省和自问,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关键问题,你无法回避也不可能回避。然而这些问题又都不是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
预见方能遇见。想象我们要成为什么样子,在努力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