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智慧

解读《道德经》之 02 – 4:弗居弗去

2018-09-06  本文已影响72人  橡木桶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梳理天下大事,这里是《学道悟道》,我是橡木桶,

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意思是说:唯有不居功自恃,才可不被除去。不占据,就不会被除去,也就是若强占,必被删除;老子惜字如金,八个字用了二个助词,可见情绪激动,十分强调。

占据位置,拥有权力,人人渴望;个个都想;所以争权抢位,争名夺利就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道论的核心思想是长久和延续,如何才能保住位子,搂住权柄呢?靠人,人会死,靠事,事会砸;靠关系,靠实力,靠功绩都不可能长居久安。老子提出靠“弗居“,就是不占据位子上的利益,舍出去位子上的好处,别人就不会除去你,没人会来争位子。你就可以永居长存。

就是要做到:升官不发财,掌权不贪污,出名不挣钱,感觉匪夷所思把,所以要理解职位中的道论道理,也就是求生存,保长久是核心的,根本的利益和诉求。放弃位子上的利,保住职务中的命,才是最大的智慧,最多的收益。无为,无私,无礼,无欲的人坐在那个位子上,谁能去除他?按照利益逻辑,遵循权力机制,结合工作效率,让大家相互促进,彼此监督,相互配合;局面应该不错,成绩多数很好,升值加薪,升官发财,心情愉快,长命百岁将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万物生长,开花结果。唯有果实的甜美,引来人类的栽培,施肥,播种。果树的基因依靠人类的栽种和消费而得到传播,人类因为果实的甜美而播种和消费,人树和谐,彼此享受。果实不为自居独占而深藏不露,相反却是挂满枝头,招人采摘。果树奉献的果实越多,果树存在的价值越大。

果树唯有结出硕果才能保持存在价值,农民唯有生产粮食且滋养社会才能具有农业的作用,人们唯有积极工作,创造价值,分享而不私藏,才能保留自身存在的意义。创造是基础,交换是手段,分享是关键,创造要有价值,工作要有成果,这是交换的基础,交换需要市场,需要渠道,更需要对等。唯有公平,对路和自由,才能实现持久的分享,只要做到不辞,不恃,不居,才能生存,不去,不亡。

《道德经》之原文第二章: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也,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圣贤之人处理无为之事,推行不言的教诲;万物生长而没有言辞,成就作为而不凭借,建立功绩而不居有,唯有不居功自恃,才可不被除去。

人们开公司,做业务也是一样的,初创产品必须有价值,因为有缺陷,所以要免费,要让利;投资人要看优点的成长性,应该出资金,找资源,给经验,帮助创业者,克服缺点,提升价值,资本和创业合作,产品和市场结合,价值是基础,分享是手段,吃亏是前提,互利是结果。有做为不要自恃清高,有功劳不要自居不让,就会有存在的价值。“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每天读一句,每日思一理,日积月累,大彻大悟。
感谢您的关注和期待您的赞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