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为何如此动人?

2022-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达子darling

读完《安娜·卡列尼娜》,看了几篇书评,还是没能表达出我所思索的。

为什么叫《安娜》呢?

我想是因为这个人物足够美,足够动人心魄,足够华丽惊艳,足够有谈资。人物动人,书也就自然使人印象牢固。

安娜的线挺清晰的,一个被爱情激活,为爱情而死的美丽女人。她与卡列宁的婚姻,与伏伦斯基的爱情让人一目了然。

本书吸引人的一大点就是她出轨前后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被上流社会的规则所梏、冲破思想的束缚释放原始生命力、疯狂过后圈子的不认同,在矛盾、挣扎、神经质的状态中结束生命。

一个为爱献出所有的女人,然而爱情终究不是男人的全部。

列文人物的复杂性值得琢磨,因为他具有强烈的自我追问的意识,最后一部分几乎全关于他,他思考生死,从哥哥的死和儿子的生开始思索,一度找不到答案甚至想要自杀,是前进不停的生活把他从脑袋的迷雾里拉回现实,是生活救了他。

生活充满琐碎的事物、长满缺陷的各种人、令人躁郁的各种事,但这些促使他慢慢看清活着的真相,尽管生活没变,可他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此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就变了,一种“无需争辩的善”,就是答案。

他与妻子基蒂不是全完契合的,互相有些部分无法抵达,而精神层面的思考,有时不需要向对方脱出,相互独立且统一,这才是好的夫妻关系。

巧妙的地方是,安娜和列文都想到了死。安娜的死容易接受,列文这个世俗眼光中的正常人,他的想法就有些费解。

事实上这正是作者厉害的地方,普通人会时常有虚无之感,无意义之感,特别是意识到自己没有信仰的时候。

列文出色在他能分清思想与实际,他能认清,把容易诱导他自杀的工具藏起来,投入到紧张的生活中去。然后在紧张的间隙中继续思考,最终得到答案,完成自我升华。这部分可以说超脱于家庭之外的东西了。

【摘】托尔斯泰自己曾说:“有人徒劳地把人想象成为坚强的,软弱的;善良的,凶恶的;聪明的,愚蠢的。人总是有时是这样的,有时是另一样的;有时坚强,有时软弱;有时明理,有时错乱;有时善良,有时凶恶。人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是某种变化着的。有时堕落、有时向上的东西。”

————————

我是@达子darling ,欢迎关注我。

️好好学习,日日精进,一起进化成更好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