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西方哲学:行善避恶的关键是什么?

2024-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SharkRonnie

1.罗马时代有名的哲学家有三位,塞内卡、爱比克泰德和罗马皇帝奥勒留,他们三个都跟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爱比克泰德原先是尼禄皇帝一名侍卫的奴隶,后来被解放为自由人,他建立了自己的学派,学生们把他的思想印成小册子,叫做《伦理学袖珍》。他的主要思想可以体现为三点:修德的责任、哲学的教导和意志的训练。

2.【修德的责任】斯多亚学派的传统思想是一元论思想,就是把泛神论和唯物论放在一起,简单来说,神就是世界的意识。那么人也不例外,人也同样分享着神的一部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拥有理性,人的言行要配合心中的神,才能得到幸福。爱比克泰德认为人的本性就应该行善、与人合作以及祝福别人,要努力的行善避恶。

3.【哲学的教导】哲学的教导,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对天生的那种善恶观念应用在个别的情况上。爱比克泰德对后人特有的启发,是他认为哲学教育可以让人知道讲德的三个阶段:第一,要接受告诫,就是命令自己的欲望遵从正确的理性;第二步,要接受训练,每天检查自己有什么功,有什么过;第三,在接受告诫和训练之后,还要做正确的道德判断。

4.【意志的训练】善恶的本质在于意志,意志可以克制自身,要用主动的意志去克服罪恶,要主动愿意去行善,由内而外的进行改变。

5.经过上面三个步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上帝是人类之父,人类生来就是兄弟,都是宙斯的子孙。最后爱比克泰德提出一个口号:“世界一家,博爱人类。”

6.启发: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都认为人是非理性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定,如果我们能够沉下心来接受告诫、接受训练,听一下理性的召唤,那么也可以让自己摆脱一些不好的情绪,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些。

祝春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