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书评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史手记-并不遥远的绝响,读张荫麟中国史纲

2017-09-30  本文已影响307人  一篇读罢

引言:翻开《中国史纲》之前,我从未想过历史可以写的如此飘逸。

并不遥远的绝响,张荫麟和他的中国史纲

张荫麟,如果不是王家范书前精彩的导读,我不会记住这个传奇的名字。闻一多称《春江花月夜》为孤篇压倒全唐之作,仿此,张荫麟仅有的这部《中国史纲》,亦可称为孤篇冠绝现代史林之作。

在多如牛毛的中国通史著作中,此书的飘逸已成绝响。这种遗憾又使我们悲叹:何以上天如此不公,不能让他多活几年,不能让他完成东汉以下的写作?

如果读者了解此书在中国通史写作中的位置,便不会觉得我在夸大其词。我们可以按指向研究与指向大众将中国通史著作依次排列。邓之诚《中华两千年史》与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偏于研究,钱穆《国史大纲》排其后,而柏杨《中国人史纲》与雷海宗《国史纲要》导向大众。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恰好处于专业研究与大众普及的中间点。它的普及一面体现在文字叙述上,它的专业一面体现在文字背后的考证上。它的妙处或者说绝无仅有之处是将文字叙述与专业考证融为一体、将历史现象与历史意蕴融为一体。

在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文字叙述与专业考证是分开的,他用双行夹注的形式处理;历史现象与历史意蕴也是分开的,他用理乱兴衰与典章经制分类。在钱穆《国史大纲》中,文字叙述与专业考证化为一体,考证部分后来编入《中国通史参考材料》,但历史现象与历史意蕴仍是分开的。况且钱穆偏爱本国文化的史观也与张荫麟平视中西不同。

雷海宗虽有他的深度却没有他系统流畅的文笔。《国史纲要》原是为《中国通史选读》作的批语。《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也是以专题形式写出的论文。柏杨有他流畅的文笔而没有他的深度。《中国人史纲》由于写作环境的限制(在监狱中写成)在叙述史事时缺少准确性。因此,这本面向大众普及又不失历史准确的著作,成了一本绝响。而它跨越专业与大众鸿沟的成功尝试,也未被超越。

我们可以通过《白话本国史》、《中国史纲》、《中国人史纲》三本书对春秋史的一段描写,来窥探它们的不同:

一、《白话本国史》:大抵春秋时候,可以分做几个时代。1、从前679年到前643年,是齐桓公称霸时代。2、从前642年-前633年,是宋襄公图霸不成,楚人强盛时代。3、从前632年到前547年,是晋楚争霸时代。4、从前546年到前530年,是楚国独盛时代。5、从前529年到前527年,是晋楚皆衰,吴越尚未强盛的时代。6、从前528年到前476年,是吴国强盛的时代。7、从前475年以后,是越国强盛时代。

二、《中国史纲》:这八十多年的国际政治史表面虽很混乱,却有它井然的条理,是一种格局的循环。起先晋楚两强,来一场大战;甲胜,则若干以前附乙的小国自动或被动地转而附甲;乙不肯干休,和它们算账;从了乙,甲又不肯干休,又和它们算账。这种账算来算去,越算越不清,终于两强作直接的总算账,又来一场大战。这可以叫做“晋、楚争霸的公式”。

三、《中国人史纲》:春秋时代,先后兴起五个霸权,史学家称为“春秋五霸”,即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吴国。我们归纳为下列一表。每一个霸权都曾煊赫一时,但没有一个霸权能伸展到全中国。他们只能在它自己的周围建立势力,齐国霸权限于东方,晋国霸权限于北方,秦国霸权限于西方,楚王国和吴王国霸权限于南方。齐秦两国是短期霸权,吴王国也不过父子两世,只有晋楚两国是长期霸权。霸权决定于武力,武力显示于战争。一场大战下来,晋国胜则晋国霸,又一场大战下来,楚王国胜则楚王国霸。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吕思勉是严格按照史料写的。柏杨没有提到越国,也没有明白争霸需要挺进中原获得周天子承认才能成功,降低了准确性。张荫麟则采取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他没有把具体繁多的战争一个一个列出来,而是用一个“公式”概括。张荫麟的这种写法与他对通史的理解有关。

在《中国史纲》的自序中,他提出了选择史事写作通史的5个标准,他称之为通史方法论。这种对中国通史写作理论的探讨,也成了一种绝响。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一部理想的中国通史,要具备如下特点:

1、篇幅要适中,太简太繁都不好。中国通史不是中国全史。不能像白寿彝那样写成百科全书。

2、史观要正。要符合中国历史的本来意蕴。而不是史观先行。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和马克思史学通史都犯了史观先行的错误。

3、史实要准确。作者本人需要对中国历史有透彻的研究或者能够吸收各断代史、专题史的最新成果。

4、文笔要美。

以此来衡量今天的中国通史,多数是空有其名。在《中国史纲》之后,中国通史写作的最大进步是在史实的准确性方面。即通过近年来学者的研究,我们弄清了很多史实。在史观上,钱穆之后,毫无进展。在文笔上,张荫麟之后,遂无问津者。

虽然《中国史纲》叙述在中国历史的时段上并不完整,殷商以前、东汉以后都没有涉及,但它对中国通史写作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一个非常高的起点。因而,本文再三用绝响一词来形容它。

并不遥远的绝响:张荫麟和他的中国史纲

附录:进一步了解张荫麟的史学书单:

1、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1920-1940年代的张荫麟

2、陈润成:张荫麟全集

3、陈润成:追忆张荫麟

4、许冠三:张荫麟:既是科学亦是艺术,收录氏著《新史学九十年》

【案】:《素痴集》是张荫麟史学论文的选集。《中国史纲》以徐规的校订本为佳,我买的是世纪文库版,也很好。另外,本文只提及张荫麟的通史成就,未提他的宋史成就,《两宋史纲》是他用通俗的笔法写宋史的论文选集,可以参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