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散文

生活不在别处

2019-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AghinqSuz

        克里斯汀是一名普通的女高中生,成绩一般,家境普通,在萨克拉门托的一个教会学校读书。她觉得生活充满束缚,自己想要的一切都被铐上了重重桎梏,偏僻的城郊、母亲的管教、以及些许拮据的家境,都让她感到厌烦。她想要逃离这乏味沉闷的一切,她向往繁华热闹的东海岸,于是她给自己取名为“Lady Bird”(伯德小姐),鸟是自由的象征,是对远走高飞的渴望,这就是一切反叛的开始。

        和伯德小姐一样,大多数羽翼未丰、不谙世事的十七八岁的少年都青春懵懂、不知天高地厚,却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远方,期待一场远走高飞,去别处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与生俱来的现状看起来无聊又可疑,远方却在想象中闪闪发亮,让眼下的一切显得更加黯淡无比。年少时对于生活的理解总是带有太多激情性的冲动,想象解决现实困厄,阻止无枝可栖的少年坠入偏执的怨恨情结,然而想象中的一切终究不是现实真实的模样,现实生活远比想象艰难复杂。

        当伯德小姐历经了两段失败的恋情,因为虚荣说了谎最后还被拆穿,和母亲大吵一架,又和最好的朋友起了争执之后,她意识到现实的真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而真实的复杂性给伯德小姐带来的并不只有悲伤和失望,那样影片就未免消极悲观了些;真实还让伯德小姐渐渐意识到那些曾经讨厌的一切,好像也不是自己所坚信的那样不堪,她逐渐接受了不够好的自己,最终和家人、朋友以及曾经难以忍受的一切达成了和解。伯德小姐远远出走,历经了颠簸,最终只是回到了一开始出发的地方。

        很多人都和伯德小姐一样,时时刻刻不满足于现状,总觉得眼前只有苟且,总想着生活在别处,迫切地去追寻诗和远方。于是一个个拾起行囊,背井离乡,但当历经风霜,归来之后,才发现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故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当奔赴远方的浪子发现他乡与自己的理想存在落差后,风尘仆仆的夜归旅人从异乡带回的只有一身疲惫。想象中的“别处”是梦,是诗,是艺术。然而,当真正生活在“别处”。历经了岁月之后,却怀念此处,怀念本初。假如你预见自己终将回归,那么你还会选择出走么?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在他笔下,这是一句跃纸欲出的响亮口号,是19世纪一个法国天才诗人拿出一生的时间为之努力争取的梦想。兰波是个很容易厌倦既有状态的人,他天生带着叛逆野性的种子,喜欢冒险流浪;他放荡不羁四处奔波,自小几次离家出走;他说许多人寻寻觅觅,只为在别处遇见生活。而米兰·昆德拉看不下去了,他把这句话拿来做了自己小说的书名,着实讽刺了一把所有带着“生活在别处”想法的人们。《生活在别处》一直纠结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反映出了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悖论,这个悖论让伯德小姐困惑过,也让大多数年轻人挣扎过。

        对于一个充满憧憬的年轻人来说,周围是没有生活的,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处。而当“别处”一旦变成“此处”,崇高感随即迅速变为失望。别处的生活只存在于理想的彼岸,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很多事情在想象中发生的时候神圣无比,可当真实情况来临时,却发现不过如此,过高的期许带来的只有大失所望。你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根本没有外面的世界。你想要过的生活,你正在过,只是未曾发掘它的有趣之处。这个原本应当这样却未能这样的世界,生活在这里便是生活在别处。生活不在别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