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马行空】蜗牛博士来致谢
林柳青儿我的会员推广链接

蜗牛,男,80前,博士,副教授。就职于某职业院校。非标准理工男。某省 “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喜欢自由,热爱家庭。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很喜欢,就转载,放在这里吧。感谢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
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
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蜗牛之旅
20年多了,一路成长,从来没有以取得什么结果为目的而去做什么。
像一只蜗牛,找寻自己的天空。
1997-1998年的两次高考,2001年的考研。一直在努力中度过,蜗牛般的蠕动。每一次经历,带着愚笨和不自信,那是厚积薄发,大智若愚吧。
2005年踏入职场,经历了06年专家听课,更加坚定了我的非结果导向做法。没有特意去进行课程设计,融入自己任性的小设计,效果出彩,自己却浑然不知直至全单位在喊你精彩。
2007年,遇上了她,随缘。
2008,2014年职称评审,无刻意,水到渠成。
2010年,读博,娃。
没有想到会考上江苏的“小清华”,也没有想到会毕业。这是2015年年底的事。
2017年年底,博士后进站,头脑发热,选择了不上不下的行政岗位。无果。
一只蜗牛,初心不改。

就做这只蜗牛吧
致谢,博士之旅的青椒论文之路短暂终结,几乎每一位经历过此事的人都会花一段时间去静静地写,心潮澎湃,哭天抹泪。
我们这种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的老博士。
吾亦如此。
没有郁闷、跳楼、精神病。
能够从导师、评阅老师、答辩老师“魔爪”下逃出来,能够顺利毕业的,都在内心庆祝、外表狂欢和暗暗庆幸。
在一年一度的同门师兄弟聚会的时候喝得酩酊大醉,然后默默地在心里流泪。例行。
我,也毕业了。
携妻带子,自豪地参加庄严神圣的学位授予大会。骄傲地穿上黑色帽子红色流苏的学位服,接受校长庄重的拨流苏仪式,跟有可能是院士的校长握手合影,或许今生有且只有一次。
念叨过N次的食堂,静静的图书馆,那棵百年老松树,挂着校徽的围墙,匆匆出入的大门口,狗窝一样的宿舍,4块钱一个肉夹馍的夜宵摊,一辈子也忘不掉的豆角包子铺,那段连接实验室和宿舍的路,还有学校通往回家的街。
即刻成为回忆,恨和爱的蹂躏,无以言表。
这几年来唯一的一张朋友圈。
穿着博士学位服的我,大礼堂,喷泉,科研楼,全家福,同门合照,师徒照。
九张,疯狂。
点赞与否,祝贺与否,羡慕与否。不管。
我,真的毕业了。
回家。平静和平淡。静看人来人往。
博士之路,磨炼了你的性格,磨平了你的恩怨,造就了你的毅力。
就像seuer所追求的那样,止于至善。我自豪的说,我也是一只小蜗牛。

论文致谢完整版
时光如梭,五年多的博士研究生生活几近结束。六朝松下,科研楼里,身影匆匆,酸甜苦辣。
匆匆五年,几多收获,几多感慨。
带着感恩的心,感谢我的导师Fisher教授。在F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从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选题及项目的推进,包括论文的发表,博士论文的撰写,无不凝聚着教授的辛勤劳动。
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心胸,谦和的为人处世原则,亦是身为人师的我终生所学习的典范。
五年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关心,到我事业上推波助澜,在SEU这座舞台上,F老师如我人生的领舞者,引领我走向身心与科研素质养成的完美之巅。
感谢读博期间我的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导师Ford教授。从项目选题、规划到实施,到访问学者课题与博士课题的融合,教授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博士期间的大课题组的各项工作亦是在Ford老师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刻苦、严谨、团结、和谐、活泼的科研气氛熏陶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感谢您!
非常感谢一路走来的各位兄弟姐妹们。
感谢SGZ师兄兄长般的指导,此处不言,唯有感恩。感谢LH博士在科研过程中给予的诸多灵感与信任。感谢CYL博士和WBZ博士的朝夕相处与相互鼓励。感谢已毕业的JIADZ同学为本项目所做的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感谢本项目控制组同学的通力合作。感谢N1博士s、N2硕士s等等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朝夕相处的博士同学、硕士同学们。
深深感谢我的父母和岳母大人多年以来对我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和支持。身为儿女,不孝总存,且仍有托辞,养育之恩唯有来日相报。
感谢我的姐姐、哥哥和姐夫们,还有各位堂哥堂姐。是你们长期无私的支持与关心,使得我多年的求学之路平坦无阻。从上学到我参加工作到组建家庭,我生活中的每一处、每一刻无不影印着你们对我的悉心照顾与关怀,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二老。
感谢我的妻子松子女士和我们可爱的儿子。非常感谢妻子对我攻读博士的理解和支持。五年来您经受了太多的辛劳,也是您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坚持在我生活上、精神上给予了我莫大的激励,给予了我不断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吾儿Simba,为父不教,望能体谅。
感谢皇家海院给了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事业发展的平台,望学校顺利渡过难关,事业蒸蒸日上。感谢所有支持我的各位同事们。深深感谢朝夕相处的EEAC的各位领导和 同事,尤其是ME教研室的各位同仁,感谢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我们承担了太多,相信终有回报!
蜗牛2015年4月于东南大学四牌楼六朝松下
2019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