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的“无为”之境
近日接连写文数篇,对“无为”有了一点浅薄认识,在此与君分享。
诸君可能都有这些体会:有时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有时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最近我也看到不只一人吐槽,精雕细琢的好文无人问津,迫于日更压力而随便写的注水文反而大受欢迎。
除却巧合因素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也许看似随便写的小文,不经过大脑的加工,这个过程恰好契合了“无为”的状态。
“无为”是生命、当然也是写文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下写出的文字才是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因此不论字数篇幅,不论结构情节,只是“无为”这种境界就足以吸引人来看文了。
在写文、作诗、谱曲等与灵感相关的创作领域,许多名垂青史的大家也都曾有过类似经历。
曹植七步作诗,留给他构思的时间估计也就几分钟;王勃作《滕王阁序》,传闻有若干版本,但均有“顷刻而就,文不加点”的情节;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被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也是他酒后一挥而就。
开始写文之后,如果真的殚精竭虑也写不下去,那就索性先不写,等想写的时候再提笔。到那时,即使没有时间去写,脑子里都会一直有个声音念叨着文章的内容。而一旦着了相,用脑子使劲去想这个人该怎么写,那个情节该如何发展,写出的东西就走了形、变了味儿,连自己都会不满意,更别提给读者看了。
那么如果一直没有灵感,就什么也不做、一直不动笔么?非也,那样就进入了世人对“无为”的常见误区:认为“无为”就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其实“无为”是建立在“有为”的刻意练习基础之上,是可以从“有为”顿入的一种临界状态。为什么有人觉得灵感转瞬即逝,就是因为想要达到并保持这个状态是件很难的事,需要长期的刻苦练习。
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经历过一个“永”字写无数遍,苦吟“僧推月下门”等刻意练习的过程。然后才能在极端环境下迅速进入“无为”之境,迸发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灵感。
我们写文时可以先写两句开个头,试着写写,有时写着灵感就出现了。或是在脑子里想着要写文的这件事,把种子先种下,生起写文的念,而不刻意求之。
然后如果实在没有灵感了,就去翻翻书,欣赏一下别人的创意,也许从一个词、一句话里就得到了启发。或是做一件只需要活动身体、不怎么需要动脑的事情,比如做饭、墩地、洗衣服等。其实发呆也可以,甚至效果可能更好,但顺便把家务活干了也是件两全其美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集中精力在手头所做的事情上,由于大脑不怎么去想写文的事情,自然在写文的这个层面,就容易达到“无为”的状态,也就会有灵感迸发出来。只需要把头脑里接收的信息记下来就行。不用思考、不用动脑,一篇小文即可一气呵成。
当然方法还有很多种,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用练书法、画画、听音乐等,作为调节和放松的方式。
还有的时候,如果只是在脑子里想文章脉络和细节,可能会觉得理不清楚,那就先把关键词都写下来,或是列个简单的大纲,写着写着说不定就文思泉涌了。
如果是写小说,可以先把主角的名字想好,然后他们的故事可能会自动展开。这也是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的经历,自己写的人物结局已定,连作者本人都无法改变。
我自知对“无为”之境可能也就摸了个边儿,根本尚未入门,还是得勤加练习、多诵读经典。但就这点些许的感悟,已经让我受益匪浅。
路有万条,只合一道,清静无为,无上微妙。如果你苦于写文时的痛苦,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