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遇自己Ordre du Temple【头号玩家公会】

模糊思维⛰️及其特征

2019-07-22  本文已影响140人  思维导图实战派_汪志鹏
【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计划:252/300

什么是模糊思维

模糊思维是指思维任务对对象类属边界及其性态可以进行不清晰性、不确定性的思考而采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处理模糊问题或进行定性化思考时运用。

实际思维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模糊问题:
人的感性认识、知觉、思维结果、方法存在着模糊性;
运用的语言、知识经验,也有模糊的因素;
思维本身的形式类型和方法也是模糊的;

从信息来源看,其中必有模糊的;
从信息的传递和转换来看,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即使精确的信息也难免变模糊;
从信息的加工来看,由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有限性以及思维工具、语言、形式和方法的模糊性,加工的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

抽象思维不管作为思维基础的感性认识形式还是它本身的形式,都具有模糊性;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这就决定了它的模糊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它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也是具有模糊性的;
表象是模糊的;
思维的直接形式、功能、判断、推理也具有模糊性;
感性认识是模糊的。

正是由于思维对象、思维主体和作为中介的工具都具有模糊性,因而作为这三个因素有机构成的整体的思维,也必然具有模糊性。另外,有时思维目标本身不要求精确,或者思维主体有意地要把概念加以模糊处理等等。思维的模糊性,代表了思维生动灵活的一面,使人能高效率地处理繁杂的信息。适当的模糊有助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能有效处理暧昧信息。

模糊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1)模糊思维反映的是事物主要的突出的属性。这些属性对人们感官的作用比其他属性对感官的作用要迅速得多,由此而引起的思维也敏捷得多;

(2)模糊思维的整体性正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的反映,模糊思维的整体性,使它对事物的描述只能用非确定的量来表示事物的属性,可以通过感官获得的感性材料直接进行,不需要进行特别训练;

(3)可以凭借少量的信息进行思维。对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以及相同层次的思维来说,模糊思维比精确思维更简便(文章内容节选自《思维能力的提升与自测》

本人正在发起思维导图刻意练习计划,因为我相信“凡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全力去做,必有惊喜!”
刻意练习旨在:以练促学、以练促思、以练促用。因为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力提升的方法无它,“唯手熟尔”。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参加以下各项刻意练习计划:

“鳄鱼计划”:月更21图;
“百图计划”:季更100图;
“遇见计划”:年更300图。

了解详情,请阅读此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