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神雕侠侣》,我读过~

2018-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茉叙漫谈

已读金庸先生的书六天,基本上每三天读完一套小说,照这个速度读下去,最快也要一个月以上才能读完金庸先生全集了。心里想读的书还远不止这些,读完收获多少且不说,只是“读”本身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在《神雕侠侣》的后记里,读到金庸先生对阅读小说的一些观点,很喜欢。基本上也是我一直的阅读习惯,之前没仔细想过,读到先生这席话,心里一下通透许多,摘抄如下:【朱光潜先生谈美学中的“距离说”,我一向很是尊崇。年轻之时,一读之下便即信服,后来多读了一些中外的美学与哲学书,仍觉朱先生的说法简明易解,很能说明问题。朱先生主要说,以审美眼光欣赏艺术品,要撇开功利性的、知识性的观点,纯以审美性的眼光去看,譬如说,欣赏一幅“游鱼图”,要看图中游鱼姿态之美、运动之美,构图、色彩和线条之美,全心投入,以致心旷神怡。功利观点则要想这条鱼从那里买来,要多少钱,这条鱼重几斤几两,市场上卖多少钱一斤,可以在水里养多少时候不死,如请上司、父母、朋友或爱人吃饭,把这条鱼杀了请他吃,他是否会十分喜欢等等。知识观点则要研究这条鱼属于什么类、什么科、叫什么名字,拉丁文学名是什么,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主要生产于什么水域,这条鱼是雌的还是雄的,如是雌的,在什么季节产卵,它以什么东西作食物,能不能人工饲养,它的天敌是什么。即使是渔市场商人或古生物学家,观赏游鱼图时也应纯用审美观点,不要混入自己的专业观点。】

在读《神雕侠侣》的过程中,我脑海里有些碎片的记忆,大概是有关郭靖黄蓉的结局,我之前以为在小说的后记里会读到,竟是没有。于是在网络上找了一下,看到一个深度分析郭家后人结局的帖子,说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里有埋下一条暗线,透漏了杨过在小龙女去世后和郭芙在一起并生下了女儿黄衫女等云云,帖子分析的很有趣,但对照金庸先生在后记里对小说阅读的见解来看,觉得有些不妥。

小说终究不是历史,如果写小说的人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那么所有来自读者们的猜测,不管多言之凿凿,都只是读者自己的一厢情愿。若只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仅作为一个观点参考也很有趣,但终究不能替代原著作的魅力。这应该就是文学大家身上自带的魅力属性吧,如果不是他亲笔所写,任凭是谁都不完美。

郭靖和杨过,他们俩人不仅武功高强,学武之路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经多位高人指点且学习多家功夫,最后在第三次华山论剑时名列前五。从他们身上我想到的是如果把写作比做一门功夫去修炼,卓越的写作者们应该是师从多位大家,拜读各大家名作,阅读时可以不求甚解,但应该多多的去读,当这些诗书都存于脑海里,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就融会贯通了。就如29岁时的村上春树,突然间脑海里就出来了一个念头,“也许我也可以写小说”,在这之前他曾读过许多书。我把这归结为金庸先生说的读小说时用审美眼光去阅读的收获。

原本读完《神雕侠侣》后打算读《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但想到郭靖、黄蓉、杨过,我对他们的情感还很深厚,想知道他们后来的故事,所以就顺着人物故事先去读《倚天屠龙记》了。很喜欢苏有朋版的《倚天屠龙记》,期待在小说里有更多发现。

读金庸先生的书不仅被书里面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折服,也被先生饱满且细腻的语言艺术折服。这么多本书系统读完一遍很不容易,下次再这样系统的花时间去读更是不易,所以慢慢来也很好。最近读书有点急,比较累,接下来希望自己缓一缓,岁月且长,慢慢来也很好。

坚持日更,每天写作之29/365,坚信坚持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