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

《成长建构No.7》成长建构将通向何方?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11人  知生涯

个人成长建构师之路 第7篇

罗杰斯的科学观

1、真实自我与潘多拉魔盒

前面的文章我们一直在谈,活出真实的自我。也谈到了真实的自我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但这种流动过程会流向哪里我们并不清楚。你一定听过“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说法。这个说法侧面描述自我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未知的恐惧:真实自我的变化之流将带我们去向何方?

这种担心触及了罗杰斯最核心的建构观念和心理治疗观念。

建构师重要的假设和信仰是:我们对另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兴趣、信心、理解,将导致一个有意义的人格生成过程。相反,如果我们像一个科学家或者医生一样,只把当事人看做一个客体,那么他将倾向于只能成为一个客体。

这种关系建立之后的感受是,关系双方犹如掉入无尽变化的溪流之中,卷带着建构师与来询者一直向前,不知道会去向何方。可以想象这种漂流带来的疑惑和恐惧。但是这样的“经历”让关系双方建立的,是一种信心,可以独自面对这种:变化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人习得这种面对真实自我和变化之流的存在状态后,会怎样?一个杞人忧天的思考在我头脑中开始出现:刀耕火种增加了沙漠,纳粹主义引发了二战,种族主义带来了屠杀……这些行为与活出真实自我有多大的联系?自我是应该被释放,还是应该关在科学与文明所建立的经验之笼中?

如果这个问题太宏观,我们再换一个微观的视角,职场竞争、政治斗争,在现实的竞争中,释放(引导来询者活出)真实自我,是否具有危险性?建构是应该释放真实自我,还是依靠伦理、科学、教育,将人的行为控制在一个文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真实自我对于我们这个有机体而言,应该被当作一个客体对待,还是应该被当作一个主体对待?换句话说,人对自我或者说心理的发展方向,应该通过科学方法的研究,进行客体化的控制;还是应该让其进入主观变化之流,释放自我的灵动?

这涉及到了建构以及心理治疗的目的和初衷。哪种方法对社会更安全对一个人更有效?有效的定义是什么呢?是个人的心理健康(我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词)还是社会定义的一些列阔值?

因此基于这样的恐惧和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分歧,引发了一个建构方法论的争论:到底是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得到稳定安全的结果,还是应该用主观体证的方法,引领一个人走向自我感觉良好。哪种方法更可信,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好,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

这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罗杰斯的重要思考,虽然如今看来很多人已经不在疑惑而直接应用,但是必须承认,这个思考构建了作为建构师最底层的信念支柱。

2、罗杰斯多年的主观体证经验

在建构之路上,罗杰斯找到了与当事人进入主观变化之流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有意义人格的生成过程,他发现与当事人建立关系基础是:基于整个有机体去感受关系,体会对当事人的敏感性;而不是依靠自己预先规划、分析、有意的对当事人作出回应。

这样做能创造一种关系状态:作为当事人能自由体验自己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抑制或告诫,没有情感束缚;作为建构师能自由体验自己对当事人这种感受的理解,没有任何有意识的评价,预判带来的忧虑,没有诊断分析的想法。是一种彻底的,对理解的解放。

在这一点上,我对罗杰斯所描绘的状态的理解是:让当事人内在最真实的感受不加任何意识加工进行呈现;让建构师化做一个传感器不加任何意识加工进行接收,这时,关系双方变成信息传递本身,犹如量子纠缠一般,彼此关联模仿,如同一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当事人就倾向于进入那个真实自我的变化之流中。

这样的“漂流”会让当事人形成并践行一种全新的内在模式,这种模式会让来询者产生如下变化:1、他们对自身有机体的恐惧会减少2、非反思的反应会更多3、对曾经加以评判和控制的,自身内在真实的感受和倾向会更加信任和热爱。4、意识与各种冲动、情感、想法开始平等和谐相处,不再对他们进行压制性的统治,而是趋于让他们自我管理。

这种漂流实际上是一种跟随变化过程、跟随真实自我状态,这种状态显然与以意识为统领,对所有流动变化的感受、情感加以管控的,面具式的状态完全不同,因此这对当事人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选择,选择面具则意味着真实自我的压抑和消亡,选择变化,则意味着面具的破碎。但一旦人们体会到这种变化之流的存在感和自我真实感时,他们都会选择自我存在的变化之路。

但是罗杰斯也提醒,自我存在之路并不是有指向性的去解决什么问题,也并不意味着走向自我存在之路就比之前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它只是一种全新的内在模式,和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外在互动模式。在他人看来这个人会变得更加真实,情感更加丰富,人格显得丰满灵动。使别人更加愿意与其交往,而他也会更加敏感的把握住别人的真实,从而让关系变得更加自然和深厚。

建构的价值,就是引领来询者达到并信任这种状态。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建构支持,来询者可以独自面对真实自我的变化之流,并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变的更好。

对建构师而言,建构的过程,是让来询者习得对有机体拥有自觉意识的学习过程。但是这种学习非常特殊:它所学习的内容,具有内在顿悟、语言系统难以囊括、不能直接教育传授、不能固化描述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来询者心中因为学到什么,有豁然开朗的感受,但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也无法将这种经验传授给别人。

之所以这种学习如此特殊,是因为有机体的复杂性和流动性,以及语言系统的局限性。这种学习是一种让意识与有机体同频共振,整合统一的感受。这种感受越敏感,我们能感受到的有机体的流动就会越多样,相应的,我们也会发现我们的语言就越匮乏和滞后。

我们需要在语言系统和词汇量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我们刚刚捕捉到的新感受。而这个捕捉的过程、跟随漂流的过程、成为自我真实存在的过程,又极富个性化和顿悟感。它是个体验的过程,甚至是思维之外的有机体学习和肌肉记忆的过程。

我们无法说明手指是如何学会弹钢琴的,但是在反复练习体验中它就是学会了。因此这种“习得自我”的学问是无法教授的。甚至我们教的越多,真正有意义的、体证体验的学习就越少。因此建构师惟一能做的,就是创造来询者能够开始进入这种学习的条件,加快他进入这种学习的状态。当然,内在学习的过程,是没有老师存在的。

3、矛盾所在

科学方法论持有者和主观体证论持有者的核心冲突,是对双方方法论所导致的破坏性后果的担心。科学方法论持有者担心的一切跟随内在感受是否会放出内在的魔鬼?如何确定内在的感受是有益的?主观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还是一种像安慰剂一样的自我感觉?

而体证论者担心的,是抽离关系流动和内在感受的科学结果,是否能真正解决复杂的心理问题?科学方法是否会导致对人性人为的操控,导致社会更大的问题?没有伦理的支撑,科学方法是否会导致人间惨剧?

4、融合的可能

回到人类产生之初,没有人,科学存在吗?答案显而易见!科学研究的是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没有人对这些关系感兴趣。便不会产生研究这一关系的科学。人是科学存在的基础。

进一步讲,是个别人的主观意念的兴趣存在,孕育了特定领域的科学研究。虽然这个道理再普通不过,但是这让客观的科学方法开始蒙上了一层主观意念使然的意味。

再进一步想就会发现,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人的主观意念之流的自检方法。它不过是一个人在主观兴趣或好奇心或那个流动意念的引导下,对一件关注的事情,提出一种假设,并验证这个假设的过程。本质上它和一个婴儿看到一个开关,然后通过验证来发现开关与灯泡之间的关系是一回事。

事实上,人对科学方法研究所得的结果接受与否,也存在着极大的主观性。科学研究发现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多少人会真的遵守?我们是否能够信任并执行一个科学研究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科学的客观性,而是因为我们有机体的主观反应和尝试性信念。

这种有机体的主观反应,不但会对外界的科学成果进行选择,也会在内部世界产生影响。尝试性信念让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假设、求证,这个过程我们会借助那些我们愿意相信的,其他科学家的一些成果,但不论那个成果有多伟大,我们都是那个成果的拿来主义者,服务的是我们主观的探寻。

这个探寻的过程,就是体证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不断进行主体间的验证,别人的认可也是我们验证该假设真伪的途径。当我们的尝试性信念,得不到绝大多数其他人的认同时,那这个信念要么一个天才发现,要么就是一个心理病理的案例。这样看来,有机体尝试性信念的行动方法,就是一个科学方法的过程,只是方法出问题时,会体现为有机体与环境的不协调,或者叫心理问题。

而对于科学成果的信任与否,是建立在一个主观特定经验领域之上的。这个经验领域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这个经验领域左右了科学的进展方向。就像地心说与日心说,在人类最为客观的科学方法的结论上,进行了完全主观的评判。从这一点来讲,对科学方法和主观体证得到的结果,我们的信任与否,都是极为主观的。因为我们是在一个主观经验领域的框架之内对结果进行评判。

如果科学方法本来就存在于有机体之内,那么对科学成果的利用方向,就是一个主观的个人选择问题。不论是内部的成果还是外部的成果。不论我们用纯主观体证的方式还是用科学的方式对一个人进行心理干预,我们无法去除一个人的主观意念。

但是我们发现,一个人他向自己经验的所有层面越是开放,他就越有可能用一种对个人和社会都具建设性的方式来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内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事实上大量的案例也想我们展示,人们都有向经验更开放的方向改变的动机。因此活出真实自我并不等于放出恶魔。

5、科学为人服务

所以综上所述,不论是科学还是心理,以及生活中所有的其他方面,都根植于一个人直接的、主观的经验之中,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科学本身就起源于内在的、完整的机体经验,它是我们主观经验的一部分。

作为这种经验的参与者,我们积累了大量的非反思的经验;而追求与环境互动的有效性的这种主观意念,让我们成为一个旁观者,用科学方法来验证经验的有效性。但不论是个人对科学方法的应用,还是活出真实自我的建构,自主选择的主观经验都占首要地位。

因此我想,基于这样的科学方法与主观体证之间的融合性。建构师要做的,就是与来询者一起进入真实自我之流,并促使来询者有信心向自己开放各层面的主观经验,觉察修复内在方法的逻辑谬误,以个人价值选择为基础,能够独立的,不断成为真实的自我。

叶上闻

公众号:生涯叶上闻

2018年7月31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