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再论三国之重用夏侯惇、夏侯渊,不仅仅是因为姻亲关系
简书 王俊杰猛
煮酒侃三国之夏侯惇、夏侯渊
曹氏、夏侯氏有着复杂的血缘关系。
三国演义开篇介绍曹操的时候就说“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可见曹操本来是应该姓夏侯的,不过因其父亲成了曹腾的养子,他才姓的曹。
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的大族。
曹氏自曹腾以来,门第兴盛,多在朝廷和郡县做大官。由于曹腾深受大将军梁冀和汉桓帝信任,养子曹嵩做过太尉;弟弟曹褒官至颍川太守,曹褒儿子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另一个堂侄曹鼎官至尚书令。
反观夏侯氏,虽然家大业大,但毕竟祖上没人做过官,只算得一方土著地主,不列宦籍(在汉时,官员单独列一个户口册)。为了求得势力的发展,夏侯氏逐渐向曹氏靠拢。曹氏虽然是依靠曹腾当宦官发迹,但是在士大夫中口碑不错,在家乡也不骄横。因此夏侯惇和夏侯渊这两个同族兄弟(夏侯渊为夏侯惇族弟,则他们至少不是同一个祖父)都看中了在士大夫口中颇有声誉的曹操。
简书 夏侯惇 三国演义当时曹操辞职在家,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相交。曹操曾违法,夏侯渊代替曹操入狱,曹操积极营救,救出了夏侯渊。从此,两家的关系越发亲密了,夏侯渊还娶了曹操的小姨子为妻,二人结成了连襟。
因此曹操在陈留起兵之时,就出现了——夏侯惇、夏侯渊率先来投。曹操当时行(即临时代理)奋武将军,以夏侯惇为司马,夏侯渊为别部司马。而两个堂弟曹仁和曹洪(曹操、曹仁和曹洪互为堂兄弟)也只是别部司马而已。
曹操在汴水战败,又是夏侯惇陪着他一起到扬州募兵。
后曹操为兖州牧,立即任命已经升为折冲校尉的夏侯惇兼任自己先前担任的东郡太守,征徐州时又以夏侯惇为负责兖州的留守军事,倚任之重可见一斑。
吕布袭击鄄城,因为曹操的家属在鄄城,夏侯惇立即轻军前往救援,击退吕布,以至于吕布乘机袭取了濮阳的夏侯惇辎重。
夏侯惇不擅长军事,刘备被吕布攻击,曹操派他去救援,他并没有打赢,反倒是被射下了左眼,但也发生了夏侯惇一生中最为闻名的“拨矢啖睛”事件,夏侯惇当时被吕布手下曹性偷袭,射瞎左眼,夏侯惇勇猛地拔出箭矢,吞食之,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并奋力刺死曹性,当下两军无不骇然。
曹操感觉到夏侯惇并非将才,故在迎汉献帝许都以后,以夏侯惇为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阳乡侯。
夏侯惇对于这个工作倒很拿手,兴修水利,率军屯田,渡过了大旱和蝗虫肆虐的自然灾害。曹操对此很满意,又让他以建武将军兼任河南尹。曹操平定河北,夏侯惇负责后勤保障。
北方平定后,迁夏侯惇为伏波将军,并且授予便宜行事不拘科制的权力。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夏侯惇的次子夏侯楙,这样曹操与夏侯惇成了儿女亲家,夏后氏的地位更有保障了。
由于夏侯惇在后勤工作中干得非常出色,曹操不断增加他的封邑户数,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达二千五百户。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曹操东征孙权,还师,以夏侯惇董督二十六军(即总管随从东征的二十六位将军的部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操救援荆州,驻军摩陂,与夏侯惇出则同车,卧则同席,诸将无人可比。
夏侯渊 简书 夏侯惇曹丕继魏王之位,拜夏侯惇为大将军。由于夏侯楙和大舅子曹丕关系很好,所以夏侯惇一族兴盛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逐渐衰落下去。
相对于族兄夏侯惇而言,夏侯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将领,曹操曾赞其为“妙才”(这不仅仅是他的字,却也真的是才华堪当此评),擅长打运动战,所以当时军中流传着一句话,“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夏侯渊参加过曹操指挥的历次战役,并且经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乱。
最出色的一次战役是攻打韩遂的兴固之战,韩遂的部下多为氐族和羌族,十分精锐。夏侯渊长途奔袭,袭击了韩遂的后方,韩遂来救,夏侯渊又当机立断,以疲劳而且不占质量、数量优势的军队一举击败了韩遂,韩遂从此一败涂地,坐待夷灭,随即夏侯渊又消灭了割据河西长达三十多年的宋建。凉州各族的族长酋长看到夏侯渊,都心惊胆战。
曹操平定汉中以后,又以夏侯渊镇守汉中。
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曹操堂侄女为妻,也和曹氏有姻亲关系。夏侯惇和夏侯渊之所以受到曹操的重任,不仅仅是因为姻亲关系和同乡关系(在古代,同乡关系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很被人们看重),还在于他们自身有相当的政/治或军事才能。
两兄弟的结局都不好,夏侯渊性太刚,恃勇轻敌,曹操常告诫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但本性难改,夏侯渊最终在定军山中蜀将法正之谋,为蜀将黄忠突袭斩杀。
在演义里,夏侯惇则是在曹操病危时前来晋见,在宫门处遇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鬼魂惊倒,自此染病,于曹丕继位后不久病逝(见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三国演义 简书 夏侯渊注:历史上关于夏侯惇的死,《曹瞒传》和《世说新语》有记载: “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
可见历史上夏侯惇之死,是因为自己耽误了曹操的禅让大业,内心郁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