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母亲到医院看病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晴
早上母亲到我们医院来换胰岛素泵的药,见她走路踉踉跄跄、跌跌撞撞的样子,心里有些担心,这种情况好像越来越严重了,原本我以为是她喝酒喝多了导致的,但是,她还有头晕、全身无力、精神不济,整天昏昏欲睡等症状,我就高度怀疑她患“脑梗塞”。
我一直要她到医院检查一下,她却嫌麻烦,一直都不肯,人年纪大了就像小孩子,你越说什么,她就越会跟你唱反调。今天,趁我爸和她已经到我们单位来了,我便请假带她到附近的综合医院去看病。
我以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这家医院是我的娘家,这里的院长、书记是我的老师,科主任中有我的同学,还有许多老朋友和老同事,相对于其他医院而言,我对这里还是挺熟悉的。然而,才两年没到这里面来过,一进医院的大门我依然觉得是进了迷宫,因为里面正在装修,又还有新的门诊大楼,一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门诊都转得晕头转向,来回往返地跑着,心想:这带老人到医院看病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首先就是挂号,母亲出门不习惯带身份证、医保卡的,我让老爸回家给她拿到医院来。我就在收费处办个就诊卡,需要填她的基本信息,她的身份证号、手机号自己都不记得,只得打电话问我爸才能填。我挂了专家号,挂号以后就去找医生,开始我们来到原来的地方,然而内科门诊已经搬到了另外一栋楼里面了,我又护着颤颤巍巍的母亲又下到二楼,通过两栋楼之间的连接通道到了诊室里。
里面坐着我的老师,这个医院的副院长,她和蔼可亲,微笑着问我母亲的病情,在电脑上熟练地敲打键盘,写着门诊病历,开着医嘱,亲自给我母亲测血压、听诊心脏,还告诉我目前有一种胰岛素泵可以自动监测血糖,并且根据血糖结果自动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居然可以这么先进,真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啊!一个三甲医院的领导、专家对于病人这么温柔、亲切,工作上亲力亲为,真是学习的榜样。
在去医技楼检查的路上碰到了老同学,大学时我们一个寝室的,她是学生会的文艺部长,我是班上的班长。这么多年我们关系一直挺好的,读书时她还到我家里玩儿过,十多年前我在同济进修的时候,她就在读同济的研究生,那时我们在周末的时候常常聚在一起吃饭、唱歌,后来回到家乡后,只要有机会我们几个在恩施的老同学都会聚聚。
这两年我在外地学习,我们一直没见面,没想到是在这种没有准备的情形下相见的。现在她早已是神经内科的科主任了,在路上她认出了我,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她问起我母亲的情况后,她考虑“脑梗塞”的可能性比较大,叫我做核磁了把片子给她看看。
到了放射科,做核磁共振的人真不少,上午全都排满了,母亲的只能约在下午做了。我很庆幸自己带母亲来看病,如果仅仅让父亲和她来的话,他们没带现金,不会网上支付。也弄不清如何挂号,挂哪个科室的号,不会在检查前扫码进行信息录入,不会在自助机上扫码打印结果,自然也不会在网上查询结果。
现代科技进步飞速,一切都方便了年轻人,看病只需要带手机和身份证,连医保卡都可以使用手机上的电子医保卡。可是,对于老年人而言,这一切都距离他们太遥远,他们似乎还生活在几十年前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的年代,他们来到医院什么都还不太清楚,非常迷茫。
许多老人年轻时从未学过电脑,甚至英语,这使得他们很难操作智能手机。现在医院越来越现代化,年轻人用医保电子凭证二维码买药非常容易。对于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的功能和操作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字母分不清谁是谁。所以没有接触过电脑的老人真的很难。
特别是“互联网+医疗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越来越多的业务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只要有智能手机、联网电脑,不仅仅是挂号,连复诊、取药都不用去医院,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对于不会使用或是不习惯使用电子产品但恰恰有更多就医需求的老年人来说,便捷的线上操作便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化国家,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老人患各种疾病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在医院就医的银发一组也越来越多。我们的医疗不能把这个巨大的群体排斥在外,而是要为老人千方百计减轻困难和压力。
在医院的自助挂号、缴费机旁、取报告的机器旁边我看到有专人引导操作,耐心帮助,给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便利化就诊服务,让智能化不再成为阻碍老年人就诊的“数字鸿沟”,促进老年人更快融入智慧社会。这还挺人性化的。
不过,我觉得医院服务窗口还应设有“老年人优先”窗口,并贴有明显的标识,还可以配有老年人专座和老花镜,并由志愿者等做好“一对一”的帮扶。
今天带老年人看病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难处,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扫码取单等智能生活方式便利了年轻群体,却让视力模糊、手脚缓慢、记忆力差的老人有些“吃不消”。将来医院需要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让他们有很好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