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可耻了,不坚持也不放弃

2020-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克洛伊ee

哪怕是在合理悲愤的情况下,恨意仍然不是来自别人的伤害,而是自己的无能和懦弱,换言之是源于自卑。——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

第52天的时候忘记日更,我以为我更了,但事实就是没有,于是就这样断了。

虽然这五十天极少有更得“煎熬”的时候,不过毕竟是两个多月的时光。第一次谈得上真正的“坚持做”,却还是断掉了。那一天,好像一直紧绷的弦断掉了,突然感到了轻松——因为不会再出现因为应付差事而写的文章。就像叶圣陶老先生谈写作说:写文章即说话,只不过是把平日里用嘴说的改成用笔说。而说话的时候,我们有想说的才会说,不会没话找话,写作的时候也自然不能没话找话,那样就是乱写、不认真了。在并不是每天都发生想表达的事情时日更,是难免没话找话的。

轻松之余也感到了惶恐。虽然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产生过类似「断都断了,就这样放弃好了」的念头,写的初衷也没有改变,即使没有了日更的徽章;我还终于意识到写作之事更需要认真地学习,买了书严肃对待。但是,那凡事都想“等准备好了开始”的坏习惯,在日更的光环褪去后逐渐侵蚀了我。可什么时候能真正准备好呢?当下有了想法,就应该立即记录下来,这很理所当然吧?我是在等什么呢?今天不动笔,明天的文章就会自己变得更好吗?

记得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要做的事只需要五分钟,那就立刻去做。像洗衣服、做家务一类的,总是想“攒一攒/什么时候统一来个大扫除“,本来五分钟的事,攒着攒着就变成十五、五十分钟。写文章虽然不止五分钟,但当下的心情也许只能持续五分钟,若是不立刻记录下来,五分钟后不再能感受到这份感情最热烈的样子,甚至一时半会不会再产生这种感情了,那是多可惜的事儿!如果这些想法非常重大,比如说一直以来的心态突然发生的转折,要是不记录下来,好好整理一番,任它溜走,对人生大概没什么好处。

说到底,很多自认失败的根源其实根本不是懒惰或者拖延,根本就是因为当下的不自信,觉得没有办法做好它,想等准备好的时候再开始。可是,没有人能看见“准备好了”这条分界线,不会说上周一上午还没有准备好,这周日晚上就突然准备好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推出去,迈出第一步。在这条路上走一段时间再往回看,会惊觉自己居然已经走了这么远,走得好像也比以前更顺、更快了。可究竟是在哪个位置开始变快的呢?我们无从知晓。

接下来的文章,就没有日更的束缚了。50天的日更把我在这条路上往前推了一些,剩下的是跑是停还是后退,就全凭自己了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