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_Interview_2017

iOS 面试题累计(零)

2016-05-10  本文已影响448人  天空中的球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近期开始面试了,针对面试常问中的问题做了一些总结,以及收录了一些问题。

一、总结

1.1、@property

先思索下面几个问题

delegate 属性为什么使用 weak ?
xib/storybard连接的对象为什么使用weak?
字符串  为什么使用copy?
Block 为什么使用 copy?
  • delegate 属性为什么使用 weak? 防止循环引用的。

@Property是声明属性的语法,它可以快速方便的为实例变量创建存取器,并允许我们通过点语法使用存取器。

@property等同于在.h文件中声明实例变量的get/set方法,@synthesize等同于在.m文件中实现实例变量的get/set方法。使用@property和synthesize创建存取器要比手动声明两个存取方法(gettersetter)更简单。而且我们在使用属性时可以使用点语法赋值或取值,语法更简单,更符合面向对象编程。

@property还有一些关键字,它们都是有特殊作用的,比如上述代码中的nonatomicstrong。我把它们分为三类,分别是:原子性存取器控制内存管理

原子性

存取器控制

内存管理

 - (void)setName:(NSString *)_name
 { 
     //首先判断是否与旧对象一致,如果不一致进行赋值。
     //因为如果是一个对象的话,进行if内的代码会造成一个极端的情况:当此name的retain为1时,使此次的set操作让实例name提前释放,而达不到赋值目的。 
      if ( name != _name){
             [name release];
             name = [_name retain];
       } 
  }

1.2、RunTime

1、RunTime简称运行时,就是系统在运行的时候的一些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消息机制。
2、对于C语言,函数的调用在编译的时候会决定调用哪个函数,编译完成之后直接顺序执行,无任何二义性。
3、OC的函数调用成为消息发送。属于动态调用过程。在编译的时候并不能决定真正调用哪个函数(事实证明,在编 译阶段,OC可以调用任何函数,即使这个函数并未实现,只要申明过就不会报错。而C语言在编译阶段就会报错)。
4、只有在真正运行的时候才会根据函数的名称找 到对应的函数来调用。

常用在我们代码中的具体情况

* 动态的添加对象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 动态交换两个方法的实现
* 拦截并替换方法
* 在方法上增加额外功能
* 实现NSCoding的自动归档和解档
* 实现字典转模型的自动转换

这块可以延伸的太大了,可以参考
刨根问底Objective-C Runtime
南峰子的技术博客
Runtime简介及应用详解

1.3、RunLoop

RunLoop是什么呢?我们手机应用是事件驱动的整体架构,假如我们程序一直活着,如果没事就闲着,如果有什么事件把它唤醒,然后它就去分配执行事件,直到死了,才退出。 RunLoop是线程的基础架构部分,每一个 线程都有着对应的 run loop 对象。 它用来接受循环中的事件和安排线程工作,并在没有工作时,让线程进入睡眠状态。

RunLoop的作用

1、使程序一直运行并接受用户输入
2、决定程序在何时应该处理那些事件 (Event)
3、调用解耦 (Message Queue)---- 主调方 和 被调方,消息队列如何安排
4、节省CPU时间 ---- 没事的时候就闲着

RunLoop的 mode 类型

NSDefaultRunLoopMode :默认状态下,不滑动,空闲状态,程序启动之后就会被切到这个mode 
UITrackingRunLoopMode : 滑动的时候
UIInitializationRunLoopMode:私有的,可以追踪到的,这个app启动的时候是这个mode,第一个页面加载之后才回到第一个mode
NSRunLoopCommonModes:默认情况包括下第一个第二个,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这两种情况都可以执行

详情可看
孙源@sunnyxx视频 RunLoop 介绍
YYKit 作者 深入理解RunLoop

1.4、NSThread、NSOperation、GCD

iOS有三种多线程编程的技术,这三种编程方式从上到下,抽象度层次是从低到高的,抽象度越高的使用越简单,也是Apple最推荐使用的。

所以一般简单而安全的选择NSOperation实现多线程即可。而处理大量并发数据,又追求性能效率的选择GCD。

详情参考:谈iOS多线程(NSThread、NSOperation、GCD)编程
GCD你应该知道的事儿

1.5、Block、Delegate、Notification

推荐一篇写 block 不错的文章,Block的那些事

iOS 分享 -对象间的通信之delegate、notificationCenter与block

1.6、UDP、TCP、Socket、HTTP、POST、GET

TCP和UDP的区别

TCP与UDP的区别
TCP连接的三次握手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RECV状态;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状态。

Scoket连接和HTTP连接的区别

GET和POST的区别

* GET提交的数据会在地址栏显示出来,而POST提交,地址栏不会改变。
* GET请求能够被缓存, POST请求不能被缓存下来。
* GET请求会保存在浏览器的浏览记录中,POST请求不会保存在浏览器浏览记录中
* GET提交时,传输数据就会受到URL长度限制,POST由于不是通过URL传值,理论上书不受限。
* POST的安全性要比GET的安全性高;

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它是一个安全通信通道,基于HTTP开发,用于客户计算机和服务器之间交换信息,使用安全套结字层(SSI)进行信息交换,即HTTP的安全版。详情可看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1.7、UITableView 的优化

UITableView是iOS开发中最常用也很实用并且最容易出现性能问题的的一个控件,本文列出了一些性能优化点,用于提高列表滚动的流畅性。

(1)复用
当TableView需要显示一个Cell时,会先从已创建的Cell中找一个可以重用的,然后展现到屏幕。一般情况下,可以被重用的Cell都滚到了屏幕区域外。如果慢慢地拖动TableView,就可以看到Cell不断地被重用(通过断点可以看到Cell的init或awakeFromNib没有被调用)。但是如果快速滚动,还是可能会看到Cell被创建。

[tableView dequeueReusableCellWithIdentifier:CellID];
 [tableView registerNib:[UINib nibWithNibName:CellID bundle:nil] forCellReuseIdentifier:CellID];

(2)缓存
缓存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性能问题。TableView需要知道Cell的高度,才能对Cell进行布局;需要知道所有的Cell的高度,才能知道TableView本身的高度,所以,每次调用reloadData,都需要计算所有Cell的高度。我们要尽量减小高度计算的复杂度。

1  高度固定、类型单一的Cell,在创建TableView的时候,直接设置其rowHeight属性。
2  对于高度固定、类型多样的Cell,实现代理方法,根据Cell的类型返回不同的高度:
3  对于高度不固定的Cell,由于需要动态计算高度,所以运算量必然会增大,但是还是存在优化的空间。常见的优化方式是,把cellHeight作为data的一个属性缓存起来,对于每一个data对应的每一个cell,就只需要计算一次高度。

当然,这样的方式,还是把运算量放到了TableView的代理方法内,其实也可以在创建ContentInfo本身的时候,就调用它的calcHeight方法,在代理方法里就可以可以直接返回info.cellHeight了。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因为有时候,有了数据源,但不一定需要展示TableView,提前计算高度反而会浪费时间。

另外在某种情况下也需要缓存Cell的资源,比如每一个Cell都需要用到的UIImage,UIFont,NSDateFormatter或者任何在绘制时需要的对象,推荐使用类层级的初始化方法中执行分配,并将其存储为静态变量。

(3)渲染

1  减少子View的个数和层级
子View的层级越深,渲染到屏幕上所需要的计算量就越大。
2 减少子View的透明图层
对于不透明的View,设置opaque为YES,这样在绘制该View时,就不需要考虑被View覆盖的其他内容。
3 避免CAlayer特效。
给Cell中View加阴影或圆角之类的会引起性能问题。

转自 http://blog.lessfun.com/blog/2015/04/01/uitableview-performence-improve/

1.8、SDWebImage的解读

注意调用类别的方法:

SDWebImage图片加载过程

iOS图片加载框架-SDWebImage解读
AFNetworking 源码阅读

二、收录

2.1简述内存分区情况

* 代码区:存放函数二进制代码
* 数据区:系统运行时申请内存并初始化,系统退出时由系统释放,存放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常量
* 堆区:通过malloc等函数或new等操作符动态申请得到,需程序员手动申请和释放
* 栈区:函数模块内申请,函数结束时由系统自动释放,存放局部变量、函数参数

ps: 栈和堆的不同

栈的空间由操作系统自动分配/释放,堆上的空间手动分配/释放。
栈空间是有限的,而堆是很大的自由存储区。

C中的malloc函数分配的内存空间是在堆上的,C++中对应的是new操作符。 
程序在编译期对变量和函数分配内存都在栈上进行,且程序运行过程中函数调用时参数的传递也在栈上。

2.2、区分下面指针的不同

* const char *p定义了一个指向不可变的字符串的字符指针,可以这么看:const char *为类型,p是变量。
* char const *p与上一个是一样的。
* char * const p定义了一个指向字符串的指针,该指针值不可改变,即不可改变指向。这么看:char *是类型,const是修饰变量p,也就是说p是一个常量
* const char * const p定义了一个指向不可变的字符串的字符指针,且该指针也不可改变指向。这一个就很容易看出来了。两个const分别修饰,因此都是不可变的。
陆续收录中···

面试中当然还会出现其他各式各样的问题,以上是我整理的,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