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和平庸,只差几秒钟
有才华的人,经常发呆。电梯里、地铁上,才子们总是静静地站着,两眼迷茫、表情呆滞。才华越大,发呆越久。为什么?因为,能发多久的呆,揭示了一个的心理特质:专注时段(Concentration Span)。
天才和平庸,只差几秒钟专注时段,是全神贯注的时间段。正常人的一次专注,大约是5秒,在极端认真、高度自律的情况下,能专注15秒。处在专注中,人就像一尊蜡像,一动不动地发呆。所以,5秒专注的正常人,会发5秒的呆,遇到要紧的事情,才发个15秒的呆。
天才发呆,异于常人。他们在电梯里、地铁上,随随便便一站,就能发个20秒的呆,因为他们的“专注时段”是20秒。这种水平的专注,是上天的恩赐。天才随便专注一下,就能超过极端认真,高度自律的正常人。
专注不够,可以用毅力弥补。像苏秦那样,头悬梁、锥刺股,用毅力把专注时段逼到15秒,虽然辛苦,也能把书读好。真正的天才,像苏东坡、王羲之,他们也很勤奋,但是没有那么辛苦,往往还乐在其中。苏东坡的诗文,名列唐宋八大家;做菜,也能做成“东坡四珍”,他的人生态度,就是乐在其中。王羲之也是,官当得大,文章写得好,书法精妙绝伦。王羲之思考书法,不论坐着躺着,不管看山看水,都在思考。天才的共性,是轻轻松松地专心致志。
天才是遗传的吗?不完全是,还要靠熏陶。熏陶是潜移默化的,类似语言。大家去英国,会发现那里的小孩子,英语发音很纯正,但是,他们没有学过发音。他们的英语,不是学会的,是语言环境熏陶出来的。
专注时段,也是熏陶出来的。语言当中,除了词汇、语音、语调,还隐含了思维的节奏。如果苏东坡的父母,思维节奏,以20秒为基准,他们家里的聊天,就是这样的情景:爸爸说话,连续说20秒,说100个字;爸爸说完,妈妈接着说,她也说20秒,说100个字。如此交替,20秒一段、20秒一段,夫妇二人,你来我往地聊天。
小苏东坡躺在摇篮里,听父母聊天,有一搭没一搭地听。他听不懂内容,光听声音,一听就要听20秒、100字,这个“无意识”的倾听过程,会让他的专注时段,跟父母的思维节奏同步。在苏东坡的婴儿、幼儿、童年阶段,这种事情天天发生,他的专注时段,自然而然就成了20秒,这就是熏陶。到了上学的时候,苏东坡不用悬梁刺股,轻轻松松,就能达到苏秦同学的专注水平。
苏东坡的核心竞争力,是他的专注时段。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把他熏陶成天才的语言环境,是那个20秒、100字的聊天节奏。
专注时段是童子功,小时候底子不好,大了再来补,跟成年人学外语一样,颇费功夫。拉伸专注时段,方法很多,练书法、打太极,修禅静坐,品茶赏菊,等等,这些方法,都有上千年的历史,效果显著。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努力,和童子功没法比。
专注时段,偶尔短一下,很有娱乐性。天天短,就孕育不出好的思想。处在短时段的思维中,人会“骚动”,站在电梯里、地铁上,腿脚不会闲着,晃一晃、动一动;手不会闲着,这摸摸、那挠挠;眼睛不会闲着,左看看、右瞧瞧。如果孩子是这个样子,父母会忍不住地训斥:站好了,别乱动!
这样的训斥,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效果。“站好了、别乱动”,说这句话的时间,不到两秒。如果家里人说话,都是这样的节奏,这种语言环境,会把孩子的专注时段,熏陶成两秒。浸染在“两秒钟”的语言环境中,哪怕是苏东坡投胎,读书也要头悬梁、锥刺股。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往往没有机会,去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他们的专注时段,还够不到起跑线。为了优化家庭的语言环境,为人父母,有必要练习一下,说话能说20秒、100字。
拉伸专注时段,不拘时间、地点。等电梯、坐地铁,一点一滴的无聊时间,就可以顺带练习一下,发个呆,在心里来一段“20秒、100字”的个人演讲。专注时段,每拉伸一秒,都是大收获,毕竟天才和平庸,只差几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