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

25/70 《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

2017-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孟顺顺

《奇特的一生》,从自控力读写族获得的赠书,以前从来没有听过这本书。由于书中别册中汇总了很多名人对于时间统计法的认同,让我不免想打开正本看看这个“时间统计法”究竟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原本我以为这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

作者格拉宁,背景不详。他在参加俄国科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柳比歇夫的纪念会时,发现这个人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认识,于是开始对他的平生进行研究,发现了柳比歇夫令人惊叹的一生,这本书其实是通过分享柳比歇夫的人生历程、时间统计法,来讲述人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

作为纪实文学,本书的内容其实有点索然无味(作者自己也这么说),并没有什么大起大伏,只是首先列觉了柳比歇夫一生的研究成就,并发现了他记录了56年的时间账簿,以此为契机,深度研究了他为什么要记录这些时间账簿?怎么记的?对他产生了哪些影响?书中摘录了很多柳比歇夫时间账簿以及与友人通信的原本内容,渐渐地将一个从28岁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通过56年踏实努力不断成长的有些古怪但是很博学的热衷于数学、生物、统计的学者形象放在读者的眼前。

这不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虽然他用将近一半的篇幅讲述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其实就是每天把自己做事的时间和内容以短短5到7行记录下来,每个月进行总结,每年进行总结,并以此把握自己的时间都从到哪里了?自己做各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计划。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他就是这样坚持了56年,并且从中受益匪浅。

我也做过时间记录,但是不到一个星期就停止了,虽然我还是用的手机app,不是手记,但是我依然觉得过于繁琐,因为自己的意识似乎在一直转换,刚工作10分钟就又转向别的事情,一天下来也没做多少工作,最后的总结也是很难看,太让人沮丧了,我就放弃了。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记录的太少了,所以还没能来得及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这和很多人记账也是一样的,记录了每天的花销,最后发现也改变不了什么,该花的还是花那么多,所以最后就放弃了。我们放弃了记录,记录也放弃了我们。

如果只是简单的记录,那么应该是真的没有什么意义。记录必须是为了总结,为了改善,它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总是怀着一颗得过且过的心,那么还有什么事情能够吸引我们呢?


另外,柳比歇夫真的很适合做学者,他那么喜欢写,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总爱深入研究一下,然后发个文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批判一下对方。他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数学、哲学、历史、社科、生物、昆虫,甚至是文学。涉猎广泛,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其他方面,以至于生命的最后十几年他就发现自己原本的目标太大了,不得不一步步缩小研究范围。最终他还是没能完成目标,但是他很享受这整个的人生过程。

他对环境总是保持着一颗好奇心,而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拘泥于自己的专业,对其他事物并不感兴趣。在柳比歇夫身上,我感受到了“朝气”,与年龄无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