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周边法国文化

几个法语词,说遍大半个西方艺术史(一)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4人  理思法语

大家好,我是梵低,梵高的梵,艺术天分低的低。

从小没有艺术细胞的我,高中理科生到大学工科生,有着分门别派的自觉,与艺术关系一直十分冷淡。后来有幸在巴黎学习生活数年,在朋友相邀之下,经常在卢浮宫,蓬皮杜,奥赛博物馆等地故作高深。特别是有女同学参加时,必定提前连夜翻查维基百科,手握小抄,避免谈话落入“嗯…啊…哦…”的循环。

从最初我充满了困惑以及困惑后产生的愤怒,不敢想到后来经常在美术馆流连忘返以至三月不识肉味。我现在回想也是因为掌握法语后带来欣赏的便利。

西方艺术史由于体系繁杂,加上和我大中华文化的差异,常常让人难以理清头绪。现在出国旅游的机会多了,大家也能亲临博物馆近距离欣赏这些大师作品。可是在匆忙之中往往只得到片面的信息,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理解。这个时候如果在博物馆现场的时候能获得一些文字信息上的辅助,能极大的帮助理解。那么让我介绍几个法语词汇,在西方艺术史的长河中标记几个关键点,以作刻舟求剑式的努力。

我简单粗暴的把西方艺术分为三篇文章:学的艺术,美学的艺术,哲学的艺术,以法语词汇为标签介绍。请大家耐心阅读,如有谬误,那我…我给您卖个工科生的萌呗。

科学的艺术

十四世纪开始,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一直发展到十六世纪。

在文艺复兴之前,艺术一直位于上层建筑尖上,对劳苦大众来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彼时的欧洲尚处于中世纪的尾期(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社会阶层的顶端都是由宗教把持。所以在这个时期,艺术都是为了宗教和统治阶层服务,我们可以概括为宗教的艺术

这个时期艺术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有着诸多限制,基本上都是起着宗教传播,给普通民众教化,让人们向往天堂,尊重国王。由于宗教神权逐渐严重的腐败,加上他们对科学,人文知识发展的限制,历史上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

--看那时候画的圣母圣子,你就说黑暗不黑暗吧?

在这样的背景下,但丁作成《神曲》,从文学开始,标志着文艺复兴的起始,并保持着关于“人文,理性”的思想扩大到了艺术领域。因为最初文艺复兴“Renaissance”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所以最初这个词是意大利语,1568年第一次出现在意大利艺术史学者Giorgio Vasari的著作《艺苑名人传》上。

--《艺苑名人传》,全名《由契馬布埃至當代最優秀的意大利建築師、畫家、雕刻家的生平》,严格意义上的西方第一本艺术史著作,第一次出现“Rinascita”文艺复兴这个词

咳咳,敲敲小黑板,大家要看准“Renaissance”这个词啊,由意大利语传播至法语,包括在英语中也是同一个词。掌握了这个关键词以后有机会去卢浮宫,每听解说提到这个词,大家就点点头,张嘴重复一遍:“oh,Renaissance!”同时做好表情管理,一般也就不发怵了。

别看着这些艺术名词通常很长,不用害怕,可以把它们看作偏旁部首一样拆分来看。在法语或者英语中,以“Re-”打头的词根通常表示重复的意思。而后面一截“naissance”表示的是诞生。所以文艺复兴“renaissance”表示的是重生的意思。

重生的意愿是指打破黑暗中世纪的藩篱,回归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思想。那么在绘画上的体现,是文艺复兴的大师们前赴后继的开创新时代和脱离歌颂神的唯一范式,转向对人性赞美的追求。

但如果文艺复兴只是古代审美的重复,也不会有作为西方近代史开端的里程碑地位了。在古希腊,古罗马的体系上,他们发展了美学,代入了理性的思想和严谨的技法。科学地表现客体是他们追求的一致目标。

由最初的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的乔托和马萨乔,探索明暗远近,透视关系,为西方美术的开创者。北有尼兰德地区的扬·凡·艾克为探索细腻光影,发明了当代油画颜料,青史留名为“油画之父“。

--扬·凡·艾克所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注意画面中央,连镜子的倒影都刻画的淋漓尽致

尔后,这场运动随着文艺复兴三杰的出现,达到了艺术史的高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继承了基于科学的表现技法,将解剖学、几何学及透视原理的知识在艺术实践中发展成熟。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展现人体之美

那么在绘画上有什么直观体现呢?那就是越画越像。我们以当时的绘画题材举例看看区别。

比如说画小孩,在宗教题材上,耶稣的形象一开始是固定的。耶稣是上帝之子,在早期的观念里,是不能以软萌的形象示人的,婴儿时期也不行。所以通常大家在交堂里看到的婴儿耶稣,顶着成年的面相,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那时候耶稣是这样的:

--不像婴儿,像身材走形的家长 --放我下来!我已经不是3岁小孩了

在文艺复兴时期,基于对人的观察,婴儿耶稣是这样的:

--拉斐尔,椅上的圣母子画像

哈哈哈,是不是长舒一口气。

这也是从对神想象的刻画,变成了以神为题材,间接表现人性之美。甚至到后来,这些开创时代的大师们直接画起了人,歌颂起了人的美!

--达芬奇,蒙娜丽莎

这些趋势一直到文艺复兴后期,随着中央集权在法国的鼎盛和北方尼兰德地区资产阶级的兴起,绘画的内容有了更多的题材和可能性,并从意大利发展到法国和尼兰德地区(今天的荷兰)。随后出现了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题材以宫廷,贵族为主。

巴洛克Baroque风格,在16世纪的意大利发起,并风行于17世纪的法国。这个词的英语也是直接来自于法语,发音上“que”发“k”的音。最初的语源是葡萄牙语“barocco”意及“不规则的珍珠”。所以我们可以在巴洛克风格的绘画和建筑上看到很多华丽的曲线和动感的结构,以表达突出的戏剧感。

--鲁本斯,耶稣上十字架,巴洛克风格人物群像的代表作,有着跃出画面的动态

洛可可“Rococco”风格源自法国,与巴洛克风格差不多发展于同一时期。这个词的本意是“贝壳和小石子”的装饰。这种风格在巴洛克华丽的基础上往前更推了一步,注重细节上的表现,走向奢靡。

--布歇,蓬皮杜夫人,洛可可风格的长裙,姑娘们来一套?点击文末链接...

带着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的情怀,大师们用美妙的歌声赞美艺术,用激情的语言讲述英雄,用奋进的词话描述冒险,他们深情款款的诉说有关人性的故事,他们是历史转折的标杆,向人们展示过去,同时也启迪未来。

超越了圣经和皇权所限定审美的唯一范式,追求人性与理智的美,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总结为科学的艺术

再后来,艺术转向了激情狂奔的河流,艺术家们相继的发现更多表现手法。艺术蓬勃发展,进入浪漫主义(Romantisme)现实主义(Réalisme)以及印象主义(Impressionnisme)时期。那么,这么多的“意思姆(isme)“是什么意思嘛?它们代表着什么?我们可以看下一篇文章,关于美学的艺术在现代艺术的开端。

法语不用我教,你早会说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