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善读「论语」18.2:柳下惠三黜不去,守直道廉而有智

2020-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善氏

「微子篇第十八」2

【原文】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译文】

柳下惠执掌刑狱时,屡遭罢黜。有人说:“您不可以离开(鲁国)吗?”他说:“以正直之道工作,到哪儿不会屡遭罢黜?若不以正直之道工作,又何需离开祖国?”

【注释】

“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姬姓,展氏,名获,“惠”是其“私谥”(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友、门人给予的谥号)。早孔子169年,寿年百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因其封地(一说为“居处”)在鲁邑“柳下”(今山东邹城市一带),故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

“士师”,古时执掌刑狱之官。

“三”,此处意为屡次、再三,而非确指三次。

“黜”,音“触”,罢黜、免职。

“直道”,正直之道。与“枉道”相对。

“事人”,即仕于人。指充任下属、为人工作。“事”,职也,亦通“仕”。

“父母之邦”,指祖国。

【评析】

柳下惠是鲁之贤人,为人正直,极有操守。《孟子·公孙丑上》云:“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意思是说,柳下惠仕于无道之君也不以为羞,所任官职再小也不嫌低。只要出仕,就必以仁道而行。遭弃用也不生怨,临困厄也不自忧。柳下惠曾说:“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意即无论别人行为如何,都不会染污柳下惠。此言与孔子所谓的“坚乎,磨而不磷”、“白乎,涅而不缁”(参见《善读「论语」17.7》)可谓异曲同工,足见其德行之坚固、操守之谨严。所以孟子视其为圣人,称之为“圣之和者也”。

因为柳下惠正直无私、不肯枉法,所以他在鲁国执掌刑狱时,为当权者所不喜,因而屡遭罢黜。有人就劝他离开鲁国。但柳下惠认为:之所以直道难行,乃因天下无道。只要坚持操守,以直道事人,无论去哪儿都不免会遭罢黜;而若舍弃直道,以枉道事人,那么在鲁国也可安居其位。既然如此,又何必舍弃“父母之邦”?

有注解认为,柳下惠之言,“玩其辞气,终若视一世皆枉道,无可与为直,其倦倦救世之心则淡矣”。但据西汉刘向的《列女传·柳下惠妻》记载,“柳下惠处鲁,三黜而不去,忧民救乱”。其妻劝他离去,柳下惠说:“油油之民,将陷于害,吾能已乎?”其忧民爱众之心跃然纸上。因此,柳下惠的“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虽遭“三黜而不去”,且屡黜屡进,既不生怨,亦不以为耻,便是因心忧“油油之民”,不忍弃天下万众。可见其“救世之心”,丝毫不“淡”。谥法曰:“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故其“私谥”以“惠”。

至于“视一世皆枉道,无可与为直”,亦并非柳下惠见识之偏,而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有位隐士就曾对孔子的从人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参见《善读「论语」3.24》)。此正足以见柳下惠洞悉世事人心之智。所以刘向在其《说苑·奉使》中说:“夫柳下惠少好学,长而嘉智”。而其不去“父母之邦”,则恰可与齐国陈文子的“弃而违之”(参见《善读「论语」5.19》)形成鲜明对照。据《论语》记载,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后,陈文子就抛家舍业,离开了齐国。然而每到一国,就发现该国的大夫与齐国的崔杼一样无道,于是便即离开;再到一国,仍是如此,于是便又离开。子张就问孔子:这样算是仁吗?孔子说:“未智,焉得仁?”此亦可反证柳下惠之智。

总之,只要“天下为公,选贤举能”不能成为国家治理的制度框架,那么天下就难免陷入礼崩乐坏的漩涡,贤能之士就难逃被逆淘汰的命运,“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就永远无法避免,虽廉而有守、仁而有智如柳下惠者,亦终无用武之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