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微曦】第27季
![](https://img.haomeiwen.com/i3750660/f04cab637da47f48.png)
禅·悟
今天去拜访了曾经的领导、同事。一杯茶下来,他和我聊了很多,收获也颇丰。
话题一、得与失
关于得失,似乎在我们先辈的文集中早有论及,个中意蕴,道是无穷。大致的理解为:
得失是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概念。得失是人生的常态,有得必有失,就好比物理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的能量守恒定律,亦如人类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定律,或如生物界的生态平衡。这些,是规律,是原则。我们不应该违背,也不能够违背,否则,受到惩罚是迟早的事。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一味追求得,而唯恐有所失。因此,在我们的身边,斤斤计较自私自利者有之,损人利己锱铢必较者有之,阳奉阴违唯利是图者有之。
其实,诸多令人不齿的行为背后深埋的是一颗丑陋自私的心。为了得,暗箭伤人,为了得,不择手段。封建王朝的宫斗,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最终,又有多少不是自食恶果、遭人唾弃呢?
因此,我以为:在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应该要做一个有胸襟有情怀的人,锱铢必较要不得。有时候,领导批评了指责了,低下我们倔强的头颅,认个错又能怎样呢?即使我们心里清楚那原本不是我们自己的错。我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事实总会浮出水面。犯错者总会意识,会反省,到那个时候,也许,他(她)会对你曾经的宽容感激不尽,也为自己的莽撞后悔不已。记住: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
宽容、大度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能力,不是么?利益面前、矛盾之中,即时抽身不失为一种风度。它能彰显你的人格魅力,它能为你积聚操守气节。
没有大地的托举,何来种子的摇曳。落红是为护花。播种过后即便颗粒无收又怎样呢?播种的过程也很美丽。人间的大爱来自奉献。
生活原本从来不会把你遗忘,也永远不会辜负。从某种意义上讲,失是另一种得。你今天的失或许就是明天的得。
有时候,曾经的失就像经年的老酒,经受了时间的考量而越发令人迷醉。或许,那种得,就像春播后秋的颗粒满仓。无形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曾经的失竟铺就了一条通往现在和未来的路。我想,那条路上,定是风景无限、花香满径,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一旦鬼迷心窍,带上了某种功利色彩,为得而失,终究会挨上一记响亮的耳光。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与人为善,时刻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去拥抱这个世界。我相信,这个世界也会因此越发温热起来。
话题二、珍视
扪心自问,在当下的教育制度的夹缝中苟活的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坏的依据是什么?亲疏远近的底线又是什么?是成绩还是其他。
喜欢或不喜欢,有谁敢说与他的成绩的好差无关?作为育人者,我们谁都清楚对学生的评价衡量的标准维度很多,可更多时候,不自觉地,我们是不是把目光聚焦到了那醒目的分数上了呢?我们喜欢他(她),是不是因为他们能为我们的教学成绩添彩,我们不喜欢他(她),是否又与他们少得可怜的分数拉了我们教学成绩的后腿有关呢?
拨开所谓的那点为师的尊严、面子,不就是我们自私的心么?呜呼,哀哉!我们决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我们又怎么可以如此势力而渺小呢?我想,无论成绩优劣,珍视每一个生命的个体是我们教者的基本素养。
摒弃我们的私心杂念,去包容、去关爱、去呵护、去浇灌,极尽吾辈之所能,用我们的一颗爱心去唤醒去轻抚。我想,于心无愧乃足矣。
悟:心态最重要:心若向阳,春暖花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3750660/b6b9946f3959178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