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历史:春秋篇,桓公得位,千古贤士鲍叔牙
简书 王俊杰猛
春秋篇 ,桓公得位,千古贤士鲍叔牙。
春秋前期,齐僖公薨,遗有三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
依照祖制,大臣们拥立太子即位,是为齐襄公。
太子诸儿虽居长位,但品行不端,久与其妹鲁桓公夫人文姜私/通,后恐事情败露竟醉杀鲁桓公。
当时,齐国朝纲混乱,政/治腐朽。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纠和小白两位公子,管仲预感到齐国将有大乱,遂建议鲍叔牙带小白逃往莒国,自己亦陪同公子纠前往鲁国避难。
齐襄公十二年,齐国爆发内/乱,公孙无知勾结同党,杀死襄公,自立为君。
无知在位仅一年又为人所杀,一时齐国无君,国家陷于混乱。
纠和小白这两位逃往在外的公子,见时机成熟,均想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8218/1f8b61b065498b05.jpg)
管仲得知小白亦欲回国争位后,决定自请先行,亲率兵车三十乘伏于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准备截击小白。
管仲在即墨与小白相遇,仲起身一箭正中小白带钩,小白乘势装死,瞒过管仲,方才躲过此劫。
经此一惊,公子小白与鲍叔牙更加警惕,飞奔入齐,并在高、国两位正卿的支持下成为齐国的国君,公子小白就是名声赫赫的春秋首霸齐桓公。
为绝后患,桓公向鲁国屡屡施加军事和外交双重压力,最终迫使鲁国将公子纠杀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8218/84f1c0861c5e78d7.jpg)
齐桓公作为一位志向高远的明君,即位之初就广纳贤能,并启用鲍叔牙为相。
鲍叔牙向桓公谏曰:公若想治齐,用臣尚可;但若想雄霸天下,必用管仲。
鲍叔牙说,管仲有宽柔惠民之志,经世治国之才,君若用之,何愁齐国不治?
但桓公对管仲的即墨射钩之事仍然耿耿于怀。
鲍叔牙进而开导道,公子争位,人臣各
为其主。-射钩之时,仲只知有纠不知有君,君若用之,当为君射天下,岂止射一钩?
桓公深以为然,佯作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回齐国,并命其为相,以国托之。
鲍叔牙荐管仲不难,难在不计私利,辞去相位,让与管仲,故其贤、德,他人真不可及。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8218/6659aeec8149518c.jpg)
齐桓公弃射钩之恨,肯用昔日政/敌不难,难在加以隆礼,以为卿相,专用而不疑。齐桓公对管仲,不以小人之谗而生忌,故其量果不可量。
不要说齐桓公、鲍叔牙和管仲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之前,即使是在当今世界,如此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计私利私怨的伟丈夫,也是不多见的。
齐桓公和鲍叔牙,为国为民,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愁;有此君,有此臣,齐国何以不强,姜氏何以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