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管教的勇气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铭浩电子

本书作者~[日] 岸见一郎

本书金句精选

1、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2.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平等地对待孩子。

3.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首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很多朋友都会说:“让孩子:成才、将来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未来有一份好的工作、不必整日为了生活而挨累“

本书前言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自立”

一个人实现自立则需要具备三大条件: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即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书中提到:1、批评不是改变孩子行为的好方法

批评不是育儿的好方法。一来没有 人喜欢批评,二来批评会带来负责影响。关于批评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受到父母关注,是孩子的重要需求。当孩子规矩做事得不到回应时,就会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以获得关注。

2)、有些孩子做错事,不是故意,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需要改正。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耐心解释。

3)、批评在当下见效书,并非真的有效,而是因为孩子害怕父母。久而久之,这种顺从会使孩子逃避批评,做事消极,变得懦弱。

2、避免孩子依赖表扬

作者认为表扬也不是育儿的好方法。因为孩子可能会依赖表扬。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便不好好做事了。同时,也需要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好言相向。

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可以用“谢谢”。这样可以让孩子 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就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疼的事 了。

3、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

我们当父母的可以给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当然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而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将会造成不良后果。

如:一、它会破坏亲子关系。

        二、一旦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而孩子则无法成长。

        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也不产生孩子的表现。

他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因为,也阻碍了孩子成长。

4、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4、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4、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重要的事情说三便  ”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情况下,父母厌烦孩子的,不是其要求的内容,而是诉求方式。但是,有些时候父母也不会好好的表达,也会感情用事。

所以,一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好好用语言表达诉求。二来,对待孩子时,父母需要注意,体罚并不是教育,而是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

作者是这样说,批评即使没有动手,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体罚。

第三、如何让孩子会学习

1、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是孩子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代替。这句话讲得很对,记得上学的时候感觉自己很用功了,可是怎么也学不会。当我走上社会的那一刻,自己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当初是为了应付而学习,如今是为了应该而学习”。

当家长的多会说如果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能:“怎么样、怎么样”,实记呢~~!就算你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学就真的能一帆风顺吗?    不会~!!!如果家长只注重考试结果,孩子很难体会到求知的喜悦。如此,孩子在升学希望不大时,就会放弃学习。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要看他的学习力。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它促人成长,不仅是为自己,还能为社会作贡献。当父母的应该告诉孩子这些。

父母不要开口就是只谈学习

1)、批评百害而无一利。

2)、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

3)、让孩子体会到贡献的价值感。

好多家长当孩子考高中、考大学的时候,那孩子就开始享受家里的特殊待遇,这样只会教坏孩子,让他产生错误的认知。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