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记 | 库车大巴扎(1):维吾尔族集市带给我的一些感想
继续新疆旅行,本期目的地:库车。
自驾行程整理到天山脚下,库车这个“不起眼”的县城带给我两个“没想到”:
没想到史料中的龟兹文明会那么“震撼”;没想到,这个原本只准备了两个篇幅的临时目的地,愣是拖我在图书馆泡了一个星期。
在这一个星期中,我整理了(第一次)库车旅行路上所记录的文字资料和摄影集,并紧锣密鼓地浏览了十几本关于龟兹古国的书,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艺术、佛教、壁画、建筑、考古等各个领域……接下来我会力所能及地把这些营养揉入我所捕捉的风光中,我也会尽量把内容处理得不枯燥,同时结合个人感受,做点儿实用又有趣味的攻略出来。
希望我的游记可以给各位准备去新疆旅行的小伙伴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不“表面”的旅行的话。当一个人走的路多了就会发现,带着底蕴的行走比之闲吃闲逛之类的浅游,质量还是很不一样的。
生活的质量在于物质与精神的契合,旅行的质量在于万卷书和万里路的共鸣。
好,我们言归正传。
一如既往,第一次到达这个长得有点像喀什的充满了西域风情的小城时,新鲜感是扑面而来的——走过长长的沙漠公路之后,感觉很久没有闻到“新疆味儿”了。
所以,当我和小伙伴们驾车路过库车主城区的团结新桥、看到一个面积不小的维吾尔族巴扎时,尤其第一次来新疆的几个队友,已经把这车门恨不得立马跳车了,那个兴奋的劲头,让我联想到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之后“哗啦”一下子打开一个新地球的激动。
小队人员瞬间四下散开,一秒钟开启“寻宝”模式。
库车大巴扎
巴扎,在维吾尔语中是“集市”的意思。
在新疆自驾游路上,只要看到巴扎,哪怕只是不经意间的路过,我们都会把车停下,进去逛逛,因为这是可以最近距离接触到当地风土民情的地方。
库车大巴扎所在的位置,是龟兹古国的一个老渡口。
在没有桥的那个年代,住在两岸的库车人会在这里汇聚,通过摆渡去过这条库车河。
虽然现在早已不走船了,但是能看出,经年聚起的“风水”还在,这里依然是整个库车最热闹的地方。
细算来,这座桥也有个百余年的历史了。
在过去的岁月中,种种原因它曾经塌掉过两次,现在的这座桥是改革开放那个刚刚流行“万元户”的年代,花了百万大价建造的。等下我单出一期游记来写这个桥吧,咱们解决巴扎。
其实,我很想好好地渲染一下库车大巴扎的生动和热闹——对于第一次见到“巴扎”这个事物的游客来说,它值得用各种“兴冲冲”的词汇去刷屏——可是我发现,我做不到。
两年的新疆自驾路走过,各类集市见得太多了。
整理这篇游记时,我努力寻找当初写喀什的那份洋溢着荷尔蒙的“初恋”的心情,但是……天山还没过,“生理冲动”已经趋于平缓了。
所以你看,咱们广东姐姐说啥来着,旅行就跟人生差不多。
喀什是兴奋的喀什,但如今回头看,写得可真幼稚;库车是平和的库车,可以成熟地去处理脚下的步调,但已经不怎么“激动”了。
所以我才会在游记里反复强调,人要学会珍惜和把握“第一次”的心情,它真的转瞬即逝,错过就再也不会出现了。
那么既然我很平静,我就平静地处理这些文字好了。假装出来的兴奋是做作的。
游记嘛,记录的是一份前进中的感受,本就是十分个人的东西,于我个人而言,我宁愿实事求是着去真诚,哪怕——很抱歉,我甚至没有在影像记录里找到库车大巴扎的大门口。
但我必须得说:到了库车,要去逛这个巴扎,你值得拥有。
所以已经习惯了逛巴扎的我,其实并没有在集市上逗留很久,匆匆几组照片之后,我就去马路牙子上坐着了——我更喜欢观察这里的“人”。
还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突然想到了巴扎的“两种逛法”。这个事儿下篇文章再接着聊。
篇尾提示:我的游记都是“连续剧”,当前内容与前后文连起来看,感受会更完整。
新疆旅行还在继续,下一篇文章预告:库车之旅。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