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莲叶出淤泥而不染

一、初读诗,学习生字词,萌发情感。

1.自读诗歌。

2.指名读词,小老师带读词。

《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3.指名读诗,师评价。

片发自简书App

4.师生合作读诗,师指导生把握诗的节奏,读出韵味等。

《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5.哪些词指的是澳门?

生:我,儿

你指谁?

生:祖国,生母,母亲

准备用什么词表达澳门要抒发的情感?你想到什么词?还有不同的吗?

《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生:渴望回归的心情

师板:渴望回归  思念祖国

二、再读诗,找关键词句,体会情感。

1.指名读第二句诗,交流体会到的情感。(师提醒抓关键词)

生:离开  太久(关键词)

2.联系生活体会离开母亲的经历。

1553年-1925年

3.什么感觉?痛恨谁?中断过吗?忘记过?

生:痛恨,梦寐不忘

理解梦寐不忘,同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4.齐读第二句、五句诗。为什么没办法回归?你怎么知道?读出相关句子。什么情感?

生:外国人入侵,掳去句,痛恨……

理解掳去,换成抢去,合适吗?

拟人的手法。除了土地之外,还有可能是什么?

生:生命,财富,主权

土匪,强盗,什么感觉?

生:卑鄙,心情难受,赶走葡萄牙人,痛恨……

哪些是抢不走的?指什么?

生:内心的灵魂  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之心 渴望回归(生批注书:渴望 爱国)

中国魂,中国情,不忘祖国。

5.读第三,四两句诗。(不同的感情)

指名读,读出愤感,渴望。齐读。

6.什么地方也有这样的体现?

生:妈港,通过查百度了解……

7.乳字字理教学,了解对母亲的情感。

《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齐读诗句。

8 .找情感表达更为强烈的诗句。读后,你发现什么?能改吗?为什么?

生:母亲我要回来(生画)齐读

生:标点不一样

体会一个和两个母亲的情感不同。

生:感情更为强烈(齐读)

9.看课题,抒发什么情感的歌。

生:渴望回归,爱国情感,痛恨……

10.配乐齐读诗。

《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11.视频:澳门回归情景。你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兴奋  激动

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生跟唱。

《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12.小结。

《七子之歌.澳门》(融慧语文课例)

评析:

融慧语文(多个纬度)

融: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经验

融: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生活,学与用

融:教科书(作者,编者),学生,教师,自我

融: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

教学主张是在教学中有所侧重,作为研究重点,不是仅此主张而已。

《七子之歌.澳门》

1.主张与课例有机融合。

2.对诗歌认识到位,让学生处处回到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情感的距离。如联系生活经验与文本拉近距离。

3.教师提问质量高。如从哪里看出痛恨,掳走能不能换成抢走,有一种东西是抢不走的,内心的灵魂是什么等。涉及高层次思维,涉及学习的重难点。

4.关键词到关键情感的体会表现上。如澳门,妈港,你,我,他们,梦寐以求等。

课例探讨方向:

1.文本的文体,自由诗或现代诗教师如何更好进行教学,学生如何更好通过读体会情感等。

2.表现形式特殊,如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儿子向母亲写的,被掳走的儿子,被掳走三百年,忘记祖宗或祖宗忘记他。儿子向母亲倾诉,埋怨,思念等,对母亲的呼唤,产生重要力量。板书,情感线。还有一条线:妈港-澳门,肉体-灵魂,掳走三百年-母亲,对理解诗是至关重要的。

3.教科书本身内在的特点,了解现代诗,儿子的身份,关注诗人本身,情感等特点。

4.读背默写,要加强,简短诗的朗读,感受诗歌的特点,情感的表现,表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