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活干得漂亮,还不累?职场实力派都在用这个工作模式
又到毕业季了,莘莘学子即将陆续踏入职场。初入职场,要想尽快提升个人能力,就必须打好基本功。
职场基本功,就是你的综合素质,只要素质过硬,你就如同一颗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走到哪里都会被当成宝。
基本功就是你的实力,有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助你成为职场实力派。那么,职场实力派需要修炼哪些基本功?
日本GLOBIS商学院为职场人专门撰写的《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几乎可以说是职场上修炼基本功的教科书。这个商学院致力于研究、开发和传播经营管理知识及方法,着重培养为社会带来创新与变革的商务人员,传授经过实践验证的知识和经验。
image书中的理论和案例都很接地气,浅显易懂,分析透彻。需要学习什么、修炼什么、提升什么,都给出中肯的建议,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理清工作思路,熟悉职场技能和生态的实用指导书。
书中主要阐述了一个职场实力派需要掌握的十项能力:
image这十项能力,都是职场上通用的基本技能,不过,虽然都是基本技能,也不必面面俱到,齐头并进。其中,有一项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制胜模式,在很多领域尤其是项目管理推进方面,应用效果非常好,据说很多职场精英都深谙其道。
工作出色的人,往往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在用跟普通人稍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来做工作。
这就是假说构建能力,它是当前我们职场中比较稀缺的、也是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的一项重要能力,下面就来看看厉害的人是怎样做的:
一、高手胜在预先设想
1. 什么是假说构建能力?
早上出门前看天色,阴沉沉的,这时候你有什么想法?一般人脑海里也许会浮现一句“天气这么阴沉”,却完全没有联系到行动上来。
但是,具备假说构建能力的人,却会马上提出“阴天了,一会儿可能下雨”的假说,并且联系到要采取的应对方案:
(1)关好门窗
(2)出门前把阳台的东西收起来
(3)带把伞去上班
image由此可见,假说构建能力,就是指预先假定一个答案,然后逆向倒回来探求这一答案的依据,并由此制订出要采取的行动。
我们可以观察身边那些工作做得好的人,会发现他们往往在正式展开一项任务之前,都有自己的假说,也就是先理清思路,摸清线索,做起来自然有效率,而且不累心耗时。
2. 构建假说有哪些优势?
从答案倒回来找依据,你将获得至少两个工作上的优势:
首先是效率提高了。试想一下,你接到一项任务后,没有预先思考和设想就直接开展工作,往往会变成盲目地试错。要是没有时间限制,也许不要紧,不断尝试总能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商务活动往往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就要拿出结果。
而预先设定假说后再着手开展工作,就能够避免盲目地试错,既节省了时间,又能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任务。
其次是获得新的经验。假说是一种无法判断正确与否的假设性回答,它不会变成决定性的意见。最终的结果可能与假说相符,也有可能不符。
image如果出现与假说不符的情况,也不是毫无益处,它让你发觉与原定假说的差异在哪里。待再深入细致地思考后,重新设定一个假说。显然,新发现的问题会使新的假说更一步接近问题实质。
二、假说构建的步骤
一个完整的假说构建流程,包括五个步骤:
(1)目的(问题)
(2)假说(过程)
(3)收集数据
(4)验证假说
(5)行动方案
起决定性作用的、也是最难的,则是第一第二个步骤,下面我们重点说说这两点。
1.问题类型
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肯定不是单纯一个类型的,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时期,都会涌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首先要掌握经常出现的问题类型。
已经存在的问题类型会成为催生假说的机会,成为用得上的线索。就像医生,碰到的疑难杂症多了,就能迅速识别并诊断患者的病症。
可以用一个思维框架来理顺思路,这个框架也叫What-Where-Why-How模式:
l What——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l Where——问题出在哪里?
l Why——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
l How——应该怎么解决?
围绕这个框架,还可以通过增加或发散,以假说为线索来解决问题。
2.初步假说
要想提出可行动的假说,必须要“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要从突然想到的地方入手,也不要毫无头绪地出主意。
为了不遗漏想法,要一边分解问题一边思考,最好把思考过程可视化,就是用笔头捋顺思路,把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转换成语言写出来,你描绘得越详细,越具体,就越有可能提前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将假说贴在显眼的地方,起到随时提醒和校正的作用。
image三、你的假说能力处于哪一级?
1.三个等级
假说构建能力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三级、二级、一级,反映了处理问题能力的不同。
来看这个案例:上司要求在下周的销售会议前提交一份加强营销能力的企划。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公司的营业额持续低于原计划,急需采取一些改善措施,你必须在本周内着手准备报告书。
三级假说:想不出具体问题是什么,不知道写些什么好——“怎么办?”------脑袋里一片空白,连该思考什么都不知道。
二级假说:虽然知道问题是什么,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总是被上司问:“你打算最后怎么办?”突然想出的对策肯定不会被认可。
一级假说:大概知道该回答些什么,及如何阐述——“最近注意到,能干的人和不能干的人,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业绩两极分化严重。不能干的人很少出去拜访客户,总以准备会议或报告等借口呆在办公室里。”
如果你是三级假说,那就太遗憾了,属于连需要思考什么都不清楚的状态,只能向别人寻求帮助。
大部分人都会像二级假说那样,片面地认为原因在某一个特定方面,例如“销售人员方法不对头”之类,或者干脆认为只要怎样做了就行了。
如果达到一级假说水平,比如,基于对平常自己身边出现的问题的认识,即能干的销售和不能干的销售的区别,做出回答并进行具体的阐述,之后的工作就会轻松许多。
2.反复训练
安于现状的人,思考点不外乎是:“明天的工作会和今天一样吗?”
而进取不息的人则总是思索:“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今天要有什么新的设想?”只有抱着这样的意识,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构建起初步的假说,“为什么是这样?”之类的疑惑才会层出不穷。
image用运动语言来比喻的话,假说构建能力就好比是肌肉,肌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需要持续不断地、有针对性地锻炼。哪怕一开始不完美,也要顽强地训练自己,从三级到二级再到一级,不断超越自我。
越是根本性的能力越无法简单掌握,需要反复进行训练。要把假说构建能力真正变为实力,就要像运动选手做伸展训练一样,坚持不懈、重复又重复地进行枯燥的练习。
3.模拟流程
最后,模拟一个完整的假说构建过程,以供参考,对照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多观察优秀前辈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尽快夯实和提升自己的职场实力。模拟的主题是“如何加强营销能力报告书”,整个流程如下:
(1)目的(问题)——营销业绩两极分化
(2)假说(过程)——有必要提高业绩差的人的水平
(3)收集数据——业绩差的人总会以准备会议或者做报告等理由待在办公室,很少出去拜访客户(这样的人有多少?他们拜访客户的次数是多少?)
(4)验证假说——做不到的人在内勤上花费大量时间,没有拜访客户
(5)行动方案——减少做无用功的时间,增加拜访客户次数
image
总评:
工作要想有大幅提升,就要走和别人不同的路径。职场能力的高低、业绩的优劣,不仅在于勤奋,更在于脑袋里的思路,胜在方法,更胜在用心。这是《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
就像《我的前半生》贺涵点拨子君说的:“先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再考虑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有实力的人,当然不会轻易被人取代。
如果你在修炼职场基本功的同时,努力完善假说构建这一工作模式,不断尝试、验证和总结,使它越来越精准、熟练,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你就能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职场生涯将如虎添翼,卓尔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