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想法心理

你大概不知道,我们都在无形中“杀”了我们的父母

2016-09-15  本文已影响631人  千惠酱呀

-01-

每当周末的时候,我妈妈都在催我回家。

我常无奈的跟妈妈说:“我上周才回了家,这周就不回家了吧。”

“周末不回家,呆在成都做什么?”

我理所应当的回应:“我要学习,我要参加一些活动。”

她略失落的应了句:“哦,又要参加活动啊。”

最近每次回家都是被家人催了好几次才回的。

无奈放弃一些活动,选择回家。

回到家后,妈妈和外婆总会给我做好多好多的菜,家人都说跟过年一样。

吃饭时,家人一直给我夹肉,叫我多吃点。

妈妈从我回家后就一直说:“你平时读书别那么用功,要注意身体。你看你又瘦了...”

爸爸也跟着问我平时实习的时候吃的什么,吃的好不好之类的。

我有点不耐烦的回答他们这些琐碎的问题。

吃完饭后,我去厨房喝汤时,舅妈悄悄跟我说:

“千惠啊,你都不知道你回来了你妈妈有多高兴。

其实你妈妈是真的想你了,她只是想看看你,所以才每周末叫你回家,你别不耐烦。

有时间,你多回家看看吧。他们老了,需要你。

听完这句话,我眼眶湿润了,低头不敢看舅妈,不想让她发现我在流泪。


-02-

两周前我收了一个新病人,20床,和我妈妈的年纪相差不大。

前几天在给她做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她在流泪。

一开始没有太在意,因为这是面瘫的症状表现。

眼泪越来越多,才感觉到不对。

急忙问阿姨怎么了?她说她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我一个人从西昌特地来成都治疗(车程6小时),治疗了这么久,但是病情一直都没有见好转,我想回家了。

我特别想见我的儿子,但上周末我回到家里,儿子却一直在玩手机。

我跟他说话关心他,他只是敷衍了我几句,却在手机微信上和朋友聊得笑呵呵。

好寒心,我还没有他网上的朋友重要。我觉得我的存在已经没了意义。”

阿姨口中的儿子,说得就像是我。

每次回家,我都会带上电脑,带上书。

一有空余时间,就打开电脑或者开始看书。

我总跟父母说:我有事,我在学习,先别打扰我。

从别人的感受里才体会到了自己父母的心情。

我试着转移阿姨的注意力,我问她,那你什么时候最开心呢?

她毫不犹豫的说:“我觉得我儿子开心的时候我就开心~嘿嘿。”

“我跟你说嘛,我儿子最喜欢吃我做的红烧肉了,我儿子很喜欢看韩寒的书,我儿子还.....”

阿姨一说起他儿子就开始笑了。

我倒是愣住了。


-03-

我的49床病人,是一位83岁的老爷爷,脑梗,没有意识,不能说话,只能靠着胃管进食。

难以想象,他已经在医院一直这样,住了6年的院了。

老爷爷的儿女每天都要上班,还要兼顾他们自己家庭的事。

所以请了一位护工,在医院来照顾他们的父亲。

有一次我好奇的问护工,爷爷这6年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吗?

他说:“没有啊,这几年都是一个样子。”

过了一会儿护工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跟我说:

有一次,这都是几年前了吧,他的儿女来看他,他只说了一句:

“我......想......回......家......”

但他的儿女还是没有接他回家,选择让他待在医院里。

之后这位爷爷就再也没有说过话了。

虽然这位老爷爷没有意识,但有时给他做康复时,会发现他在流泪。

我看着心里怪难受的。

我似乎能感觉到“我想回家”这四个字对这位爷爷来说,就像是在我们极其绝望时求救一样。

如果没人理会,更何况是最亲的家人都不理会。

大概是会对此生,都毫无眷恋了吧。

我们总是以我忙,我朋友聚会,我公司加班......为由不回家。

父母也总会回应说:“没事,你忙你的~”

可父母等得了你回家一周...一月...一年...两年...

等得了你十年...二十年...么?

我知道啊,你忙,你想上进。

但我不希望我们像20床阿姨的儿子一样,只顾着去跟随网络时代,却忽视了身旁的人。

更不希望您的父母像49床的爷爷一样,苦苦哀求我们:"我想回家。”,我们却依旧只能以“很忙”为由,把父母甩在医院。

这就像是在让我们的父母慢性自杀啊!

我们口中的“噢”、“没有时间”、“我忙”就像是一把刀一样刺进他们的心。

一点一点的磨掉他们对我们回家的期盼。

若你有个假期,就回家看看吧。

如果您实在回不了家,再忙,也请给家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吧。

年老的父母亲,最期望的,不是你一直给他们打钱。

而是——您的陪伴。

-END-


嗨~我是千惠,19岁大三医学实习生。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希望能点个赞或者关注我。

感谢阅读么么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