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归因的总结思考

2015-12-18  本文已影响221人  醉起萧寒

归因的倾向

归因结果的要素有两个:个人,情境
当然可以混合在一起,但是人们总是倾向于离散化

我们在归因时候会有两种倾向(区分维度为个体):

当区分维度为个体是否有利时:

我们如何进行归因

凯丽的归因理论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1. 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2. 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 一致性原则: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三个范畴

  1. 客观刺激物(存在)
  2. 行动人(人)
  3. 所处关系或情境(时间和形态)
共同性 一致性(一贯性) 特异性 (区别性) 归因方式
高(大家都喜欢小丑B) 高(A一直喜欢小丑B) 高(A不喜欢其他小丑) 刺激对象(小丑B)
低(大家都不喜欢小丑B) 高(A一直喜欢小丑B) 低(A也喜欢其他小丑) 行动者(A)
低(大家都不喜欢小丑B) 低(A偶尔喜欢小丑B) 高(A不喜欢其他小丑) 情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