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辑谈天说地芳草集

有毒食物及常识

2022-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地秀
网图侵删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去某景区旅游。

在景区,看到有小贩兜售野蘑菇。看上去,很新鲜的样子,便欣然购买。

回来之后,分成几份送给了亲戚朋友。

结果,凡是吃了这野蘑菇的人,都住进了医院。

原来,这野蘑菇,有毒。

有些植物有毒,有些动物也有毒。

比如,蝎子,眼镜蛇,鸭嘴兽,河豚等。

这个世界,不是任何东西,都能拿来煮在锅里。

夜读《世说新语》,读到吃蟹,竟然吃“错了”。

我不知,这是不是吃有毒食物在历史上的最早记录。

但,可以看出来,人类历史的发展和饮食史息息相关。

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后向谢仁祖说此事,谢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

上过中学的朋友都记得《劝学》,这篇文言文吧。

其中有“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像我们这些大西北的孩子,远离海洋,小的时候,真的是通过读书来认识一些甲壳类动物的。

把蟹和彭蜞放在一起,或许,不一定能辨真伪。

不能辨识,看样子,不仅仅有远离海洋的孩子。有些大人,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蔡司徒,是我之前讲过的才女蔡文姬蔡家的后代。

彭蜞,是一种外形像蟹的甲壳类动物。

他错把彭蜞当蟹煮在了锅里。从大喜到难过,到委顿,经历了情感的过山车。

才发现,自己错了,还错得很离谱。

常识还是太稀缺。

当,他向谢仁祖说起此事时,谢仁祖说,你读《尔雅》太马虎,不细致,差点儿被《劝学》害死。

一招鲜吃遍天。二把刀,能有汤喝就已经不错了。

这也告诉我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垂直深耕有多重要。

在工作或学习或生活中,犯一些常识性错误,会被人哂笑。

不过,从好的方面来看,这样的试错,也可以说是对有毒食物的某种探索。

《尔雅》是古代第一部分类解释词义,名物的书。“释鱼”中讲到彭蜞。

写到这里,我想起曾在某公众号看过的一篇文章。

其中,有一个小事故,让人又吃惊又惋惜。

说是一个小女孩,吃了在水中泡了两天的黑木耳。

竟然,严重中毒,造成脏器衰竭,换血四次。

父母的眼泪都没有断过。

由此,我想起多年前,祖母吃茄子引起的轻微中毒事件。

那个时候,或许是祖母年纪大了或许是不舍得丢弃。

她把一些茄子泡在水里,可能忘了。泡了一天一夜,然后,取出来,炒着吃了。

当时,我在外地。我回来之后,记得母亲说,那次,把全家人都吓坏了。

被所吃食物折磨的祖母,紧急被送进医院治疗。

好在,没有大碍。

或许,是蔬菜上有残留农药在作怪。

其实,平时留心一点,就可以避免许多“错误”。

比如,发芽的土豆,长黑斑的红薯,有味儿的生姜,未成熟的西红柿等。

都不可以吃。

尤其,是家庭主妇,一般负责采买食物。要精心挑选,严格把好入口这一关。

因为夜读历史,因为有毒食物话题,很多曾经早已忘记的一些往事。

竟然在这个安静的夜晚,这个时刻,无比鲜活的涌现出来。

人的想象力,真是好,可以天上地下,不受限制飞翔。

还有,土耳其古老的哥贝克力石阵,和英国的巨石阵一样有名。

在哥贝克力石阵的巨大石柱上,表面有动物浮雕。

也可以说是有毒动物的集中展现,有毒蛇,有蝎子,有蜘蛛等。

这说明,在很久很久之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有毒动物的危害。

总之,要远离有毒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用老百姓话说,要吃好的,吃对的。

哥贝可利石阵。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