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Python 数据类型

2019-07-05  本文已影响12人  Down1

Python3 有六个标准的数据类型:

Python3 的六个标准数据类型中:

序列(sequence):


一、数字

>>>  a, b, c, d = 20, 5.5, True, 4+3j
>>>  print(type(a), type(b), type(c), type(d))
class 'int'> <class 'float'> <class 'bool'> <class 'complex'>
>>> a = 111
>>> isinstance(a, int)
True

isinstance 和 type 的区别在于:
     type()不会认为子类是一种父类类型。
     isinstance()会认为子类是一种父类类型。

>>> var_a = 1, var_b = 2    
>>> del var_a,var_b
>>> 5 + 4         # 加法
9
>>> 4.3 - 2      # 减法
2.3
>>> 3 * 7        # 乘法
21
>>> 2 / 4        # 除法,得到一个浮点数
0.5
>>> 2 // 4       # 除法,得到一个整数
0
>>> 17 % 3   # 取余 
2
>>> 2 ** 5     # 乘方
32

二、字符串

变量[头下标:尾下标]
>>> str = 'Runoob' 
>>> print (str)          # 输出字符串
Runoob

>>> print (str[0:-1])    # 输出第一个到倒数第二个的所有字符
Runoo

>>> print (str[0])       # 输出字符串第一个字符
R

>>> print (str[2:5])     # 输出从第三个开始到第五个的字符
noo

>>> print (str[2:])      # 输出从第三个开始的后的所有字符
noob

>>> print (str * 2)      # *号后紧跟输出的次数,此语句输出字符串两次
RunoobRunoob

>>> print (str + "TEST") # +号用来连接字符串
RunoobTEST
>>> print('Ru\noob')
Ru
oob
>>> print(r'Ru\noob')
Ru\noob
方法 说明
str.strip() 删除字符串前后空格
str.replace(old, new) 把将字符串中的 old 替换成 new
str.join(seq) 以指定字符串作为分隔符,将 seq 中所有的元素合并为一个新的字符串
str.split(obj) 以 obj 为分隔符切割字符串,生成一个列表
str.find(obj) 检测 obj 是否包含在字符串中 str中,如果 beg 和 end 指定范围,则检查是否包含在指定范围内,如果是返回开始的索引值,否则返回-1
str.index(obj) 跟find()方法一样,只不过如果str不在字符串中会报一个异常
string.startswith(obj) 检查字符串是否是以 obj 开头。是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string.endswith(obj) 检查字符串是否以 obj 结束,如果beg 或者 end 指定则检查指定的范围内是否以 obj 结束。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string.upper() 转换 string 中的小写字母为大写
string.lower() 转换 string 中所有大写字符为小写

三、列表

变量[头下标:尾下标]
>>> list = [ 'abcd', 786 , 2.23, 'runoob', 70.2 ]
>>> tinylist = [123, 'runoob']
>>> print (list)            # 输出完整列表
['abcd', 786, 2.23, 'runoob', 70.2]

>>> print (list[0])         # 输出列表第一个元素
abcd

>>> print (list[1:3])       # 从第二个开始输出到第三个元素
[786, 2.23]

>>> print (list[2:])        # 输出从第三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元素
[2.23, 'runoob', 70.2]

>>> print (tinylist * 2)    # 输出两次列表
[123, 'runoob', 123, 'runoob']

>>> print (list + tinylist) # 连接列表
['abcd', 786, 2.23, 'runoob', 70.2, 123, 'runoob']
>>> a = [1, 2, 3, 4, 5, 6]
>>> a[0] = 9
>>> a[2:5] = [13, 14, 15]
>>> a
[9, 2, 13, 14, 15, 6]

>>> a[2:5] = []   # 将对应的元素值设置为 [] 
>>> a
[9, 2, 6]
方法 说明
append(obj) 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元素,最常用的方法
count(obj) 统计某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extend(seq) 在列表末尾追加另一个列表(或其他序列类型)
index(obj) 从列表中找到一个匹配元素的索引位置,注意只能匹配第一个
insert(index, obj) 在指定的索引位置插入元素
pop(index) 删除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如果不传值则表示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remove(obj) 删除指定的元素;如果有多个同样的元素,删除第一个
reverse() 将列表中的元素按照索引反向排列(不是反向排序,只是按照现有的顺序反过来而已)
sort() 对原列表进行排序。注意是原列表,上面讲的 sorted() 函数是返回一个排序后的新列表
copy() 将列表拷贝生成一个新的列表
clear() 清空列表
函数 说明
len 取列表长度,也就是列表中元素的个数
max 取列表中的最大值,要注意列表中的元素必须是能够进行比较运算的数据类型
min 取列表中的最小值,注意事项同 max
sorted 对列表排序,并返回一个排好序的新列表,注意事项同 max

四、元组

>>> tuple = ( 'abcd', 786 , 2.23, 'runoob', 70.2  )
>>> tinytuple = (123, 'runoob')
>>> print (tuple)             # 输出完整元组
('abcd', 786, 2.23, 'runoob', 70.2)

>>> print (tuple[0])          # 输出元组的第一个元素
abcd

>>> print (tuple[1:3])        # 输出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到第三个元素
(786, 2.23)

>>> print (tuple[2:])         # 输出从第三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元素
(2.23, 'runoob', 70.2)

>>> print (tinytuple * 2)     # 输出两次元组
(123, 'runoob', 123, 'runoob')

>>> print (tuple + tinytuple) # 连接元组
('abcd', 786, 2.23, 'runoob', 70.2, 123, 'runoob')
tup1 = ()    # 空元组
tup2 = (20,) # 一个元素,需要在元素后添加逗号
>>> t = (5, 6, 7, 'x', 'y', 7)
>>> t.count(7)    # 统计元素 7 出现的次数
2
>>> t.index('x')    # 返回元素 'x' 所在的索引值
3
>>> t = (5, 6, 7, 'x', 'y', 7)
>>> list(t)    # 注意,原来的元组并没有变化,是生成了一个新的列表
[5, 6, 7, 'x', 'y', 7] 

五、字典

方法 说明
get(key, default) 按 key 取值,如果 key 不存在,则返回 default 的值
items() 以列表返回可遍历的(键, 值) 元组对
keys() 以列表返回字典所有的键
values() 以列表返回字典所有的值
pop(key) 删除并返回指定key的值
setdefault(key,default=None) 和get()类似,但如果键不存在于字典中,将会添加键并将值设为default
fromkeys(seq) 创建一个新字典,以序列seq中元素做字典的键
update(dict2) 把字典dict2的键/值对更新到dict里
clear() 删除字典内所有元素
copy() 返回一个字典的浅复制
>>> dict = {}    #空字典
>>> dict['Hello'] = "Good Luck"
>>> dict[2]     = "Sakura"
>>> tinydict = {'name': 'Sakura','num':1, 'color': 'pink'}
 
>>> print (dict['Hello'])       # 输出键为 'Hello' 的值
Good Luck

>>> print (dict[2])           # 输出键为 2 的值
Sakura

>>> print (tinydict)          # 输出完整的字典
{'name': 'Sakura','num':1, 'color': 'pink'}

>>> print (tinydict.keys())   # 输出所有键
dict_keys(['name', 'num', 'solor'])

>>> print (tinydict.values()) # 输出所有值
dict_values(['Sakura', 1, 'pink'])
>>> dict([('Runoob', 1), ('Google', 2), ('Taobao', 3)])
{'Taobao': 3, 'Runoob': 1, 'Google': 2}
 
>>>  {x: x**2 for x in (2, 4, 6)}
{2: 4, 4: 16, 6: 36}
 
>>>  dict(Runoob=1, Google=2, Taobao=3)
{'Runoob': 1, 'Google': 2, 'Taobao': 3}

六、集合

parame = {value1,value2,...}
或者
set(value)
>>> s = set()              
>>> s
# set()
>>> type(s)
# <class 'set'>
# 列表
>>> li = ['a', 'b', 'c']
>>> set(li)
# {'b', 'c', 'a'}

# 元组
>>> t = (1,2,3)
>>> set(t)
# {1, 2, 3}

# 字典
>>> d = {'x':1,'y':2}
>>> set(d)
# {'y', 'x'}

# 字符串
>>> set('python')
# {'y', 'p', 'n', 'h', 't', 'o'}
#!/usr/bin/python3 
student = {'Tom', 'Jim', 'Mary', 'Tom', 'Jack', 'Rose'}
print(student)   # 输出集合,重复的元素被自动去掉
# 成员测试
if 'Rose' in student :
    print('Rose 在集合中')
else :
    print('Rose 不在集合中') 
# set可以进行集合运算
a = set('abracadabra')
b = set('alacazam')
print(a)
print(a - b)     # a 和 b 的差集
print(a | b)     # a 和 b 的并集
print(a & b)     # a 和 b 的交集
print(a ^ b)     # a 和 b 中不同时存在的元素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Mary', 'Jim', 'Rose', 'Jack', 'Tom'}
Rose 在集合中
{'b', 'a', 'c', 'r', 'd'}
{'b', 'd', 'r'}
{'l', 'r', 'a', 'c', 'z', 'm', 'b', 'd'}
{'a', 'c'}
{'l', 'r', 'z', 'm', 'b', 'd'}
# 不等于 !=
>>> a != b
# True

# 等于 ==
>>> a == b
# False

# 包含 in
>>> a in b
# False

# 不包含 not in
>>> a not in b
# True

七、Python数据类型转换

函数 描述
int(x [,base]) 将x转换为一个整数
float(x) 将x转换到一个浮点数
complex(real [,imag]) 创建一个复数
str(x) 将对象 x 转换为字符串
repr(x) 将对象 x 转换为表达式字符串
eval(str) 用来计算在字符串中的有效Python表达式,并返回一个对象
tuple(s) 将序列 s 转换为一个元组
list(s) 将序列 s 转换为一个列表
set(s) 转换为可变集合
dict(d) 创建一个字典。d 必须是一个序列 (key,value)元组
frozenset(s) 转换为不可变集合
chr(x)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字符
ord(x) 将一个字符转换为它的整数值
hex(x)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十六进制字符串
oct(x)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八进制字符串

Life is going on. ——Sakura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