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走在奔溃的边缘》听书有感
1、学会在苦难中成长
我闺蜜是个很内心很强大的人,工作也很拼,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句“我觉得这没什么吧”。
一开始我总以为她是因为心大所以觉得很多事都不算事,后来才发现她是因为小时候过过一些苦日子,所以一些我觉得很难的事情在她那里都不算事。
她小时候生活很苦,过年才能吃鸡蛋,居住条件也很差,从小睡在烟花礼炮旁边,房间经常有老鼠,厕所也是跟人公用的,墙上布满了蜘蛛网,连灯都没有。
或许正是因为吃过生活的苦,所以她对很多困难都看得很开。
我和闺蜜完全相反,我是从小没吃过什么苦,毕业后才开始吃苦的人,所以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遇到一点事就要放弃,直到现在还在修炼自己吃苦的能力。
像我闺蜜这种,从小就遇到很多困难,也吃过很多生活的苦,所以她现在遇到困难也更容易坚持,不会轻易放弃。
2、注重积累的力量
很多成绩都是在长期积累下爆发的,比如鱼哥2009年开始写软文,2017年开始接触新媒体写作。
因为前期已经积累了好几年,所以在接触新媒体之后才能有很快的发展。
李佳琦在成名之前,做了好几年的化妆品导购。
几年前,他虽然已经开始直播,但一直默默无闻,近两年才爆发,如果没有前期那些年的积累,他也不可能借助直播的风口成名。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很多我们看似突如其来的成功,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所以,几年后我们想做成什么事,想达成什么目标,现在就要开始行动和积累。
3、想要做大,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团队
如果一个公司想招一个中层管理者,从内部提升和从外面招聘,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并不是说能力上的差别,而是其他方面的。
如果从内部培养管理者,一是可以激励其他员工,二是能让被提拔的人更有工作动力,对公司也会更加感激,不会那么轻易离开。
因此,自己培养团队的核心不仅仅是给下面的人机会,更多的是增加了和他们之间的黏性。
另外,自己培养的团队都有类似的特质,比如新东方老师的讲课方式都是比较幽默风趣,比较励志的,这是新东方总结出来的一套的讲课风格。
如果他们当时没有统一培养,而是任老师自己发挥,那么就会各有各的风格和标准,不仅讲课效果无法保证,也没有了自己明显的品牌特性。
4、做好营销的前提是有个好产品
营销不是为了达到宣传目的而夸大产品效果,虚张声势,即使招揽再多人进来,如果最后没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客户也会容易流失。
众所周知,薇娅的带货能力很强,但他们在选品上花费的时间也很多。
每天凌晨12点下直播之后,她和团队便开始选品,他们要自己先试吃试用,觉得产品靠谱并且性价比高,然后才会决定在直播间推荐。
如果产品不好,即使被推上了直播间,最后不仅是损害自己的名声,也降低了客户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