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过春天
不知道怎么搜索到这部电影,是讲一个少女成长的故事。成长,就是寻找自己,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吧。是身份的重新定位,人与人关系的重建。
电影记录了一段成长故事,属于少女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没有哗众取宠,没有想“讲故事”,没有想告诉人什么道理 。
一个不那么寻常的青春,却平铺直叙,反而很动人。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感觉是,一个人从出生到35岁,她都在寻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少女的父亲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他愿意为他现在的孩子承担700万的房贷,却只在她生日的时候,给她200元红包。父亲不爱她么,却给她们母子在深圳买了房子,她们一直住在父亲买的房子里。
爱与不爱,真的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吧。
后来看到导演说,“把这件事情撕扯得这么直白,我没有那么敢面对现实,也觉得要顾及活着的人。”是的,人年轻的时候就是白是白,黑是黑,没有中间余地。等到经历了,才明白,要顾及孩子,顾及父母。
少女和母亲生活。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会离母亲远远的,因为成长的欲望太迫切了。少女心事敏感,会嫌弃父母不懂自己,不关心自己。何况是那样一个“不体面”的母亲。
少女想去日本看雪,家里却没有钱。做妈的人,请一定要准备一些钱,为你孩子的梦想买单,也许只是一个玩具,一双球鞋,一个摄影机,一次旅行…
少女就逃到花姐那里去了,少女是需要朋友的,朋友代表着一种认同,一种融于团体的归属感。她年轻,入世浅,不识人。不知花姐在利用她,诱她犯罪。
少女注定会恋爱的,阿豪是喜欢她的。少女的阿豪讲粤语很好听,原来粤语这么好听。
少女每天搭地铁往返深圳和香港,她住在深圳,在香港读书。因为她出生在香港,出生在香港就是香港户口。
少女和阿豪一起倒卖苹果手机,在华强北拿货,去香港卖,赚取差价。过海关是要检查搜身的,但是少女有香港身份证,是可以自由过关的。海关一看少女就是普通人家长大的乖小孩,不会设想她会走私手机。华强北、港铁、香港、苹果手机,都太熟悉了,那时候,我还帮朋友从深圳带过苹果手机到内地呢。那一年,乔布斯和苹果横空出世。
深圳和香港 ,都是我年轻时候有很多的回忆的地方。记得和霞去佛山顺德吃陈村河粉,在深圳她用自行车载我去喝她炖的鸡汤,和她坐港铁去香港买镯子,买面膜,吃菠萝油,我记得我给我妈妈买了一只周大福的金手镯。这一切好像都在昨天,又好像是上辈子了。也许我有两辈子,一个在35岁前,一个在35岁后。
导演白雪是北方人,在深圳长大,六岁时全家搬家到深圳,同学都讲粤语,所以她也很快学会粤语。这部影片是她毕业十年的处女作。
饰演阿豪的演员孙阳是香港人。他说,我爸爸是香港人,妈妈是台湾人,我们从小就在香港,也会有一种格格不入的一种感觉,然后长大之后18岁就到了台湾念大学,也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正因为格格不入,或者正因为这些独特的状态,你反而可以用一个更客观的视角去看这两个地方,你也因此而特别。
就像影片里的少女,她在深圳是有家没朋友,在香港是有朋友却没有家。是身份认同的焦虑,也是地域认同的焦虑。我想到了里里,你是愿意留在老家,还是在杭州长大?还是在岭南长大?我真的不知道答案…更多是我的无能为力。心痛。
愿每个少女,都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能兼得,至少有爸爸或妈妈。爸爸或妈妈是一个人的土壤!!!给予孩子生命最初的元气。
先天一口元气何等重要,也许,我们要做的,只是好好地保存、发掘、让它更好地辐射力量,而不是靠后天外求。
外求的任何力量都是嫁接……
愿每个少女,都拥有一次梦想中的旅行。
愿每个少女,都遇到认可她的朋友。
愿每个少女,能遇到她的阿豪。
她,才会在十六岁,安然着陆,完成蜕变。
…观影有感,写给里里,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