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 or 做家长
日更693天+365天+12天
做学生
当代小学生的日常,每天上下学按时定点有人接送,一日三餐冷热适中放到跟前,衣服永远有干净新颖的可换,想要玩具和别的什么,条件允许父母一般都会无异议满足。周末的玩乐去处更是从动物园到植物园,再到科技馆,博物馆,剧院,电影院,只要是孩子说的出的家长都陪同前往。
上了中学,不住校的还是日日接送,每一天的吃喝穿着都舒服有度,玩乐放松安排有宜。住校的,生活费给的足足的,零食备的够够的,衣服一周备三四套,袜子鞋子按着喜好来。有条件的孩子一周五天换着口味吃,时不时还能买饮料,或是炸鸡配可乐。
到了大学,有学习氛围更紧张的,但凡有点时间都在自习室和图书馆的;也有学习放松的,空闲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悠悠哉哉自得其乐。至于究竟是哪种,看你上的什么类型的大学。关于学费,有继续靠父母供给的,也有自给自足的,看个人情况而定。
家长提供了妥帖的后勤保障,孩子只管安心学习。至于学得好不好,一在天赋,二在勤奋刻苦。有条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上学时吃不了学习的苦长大就得吃生活的苦。
做家长
有稳定工作的,不管喜不喜欢做,每天就是上班干活,下班放松。有条件有心情的时不时朋友闺蜜闲逛小聚,家人团聚闲聊,兄弟姐妹欢聚娱乐。只要是没有经济上压力,生活便可以是安逸又妥帖的。
没有稳定工作的,为着孩子,每日天一亮就是愁去哪里挣钱,天不亮时也愁。打短工,干零活,做小本买卖,做直播,开网店,送外卖,开滴滴,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不挑。但凡挑的,懒的,日子没法过,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受影响。
有那么一拨幸运的,依靠上一辈家族的资源和资本,自己这一辈吃喝玩乐不愁,下一辈孩子也不愁。可以选择不那么按部地去工作,可漫漫长日啥也不敢是不是太无聊了,还是做点什么充实一些。
路过一个卖布袋馍的小摊前,夫妻俩正在忙碌,周五校门口人来人往,正时生意好的时候。
前因不得而知,夫妻俩起了小小分歧:
丈夫:“明天星期六,不想出摊了?”
妻子:“嗯,周六学生基本都回去了,没啥人,生意不好。”
丈夫:“还是有不少人的,生意好不好看运气嘛。”
妻子:“看吧,反正明天不想出摊!”妻子脸色不太好。
丈夫:“不出摊咋办,得出摊挣钱呀,不挣钱孩子下周生活费没着落呀……”丈夫陪着笑脸道。
“同学,吃点啥,随便挑,布袋馍,夹馍,炸鸡柳,炸丸子……”刚好有人流经过,妻子热情招待,丈夫手上的炸丸子的动作也没停,仿佛刚在压根没有那么一回事。
做学生or做家长?
家长都是从学生过来的,知道做学生的苦与乐,知道做人的不容易,就只希望尽己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