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乡村文集散文随笔散文

接送的区别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83人  大雨落幽燕李佰强

接送的区别

文    李伯强

接送的区别

人生如四季,有人一生仕途如春,春风得意马蹄疾;有人一生落魄似秋,一场秋雨一场寒。不管你生活的如夏,热火朝天,还是你的日子过得寒风烈,吃无肉、行无车。

但是,大伙儿相聚校门口,一旦齐聚一堆时,众人执手对面谈天说地、说古论今,大家no富贵,no地位,真是相谈甚欢呀。

官员与门卫大叔互诉各自儿女的点点滴滴,富人与打工者分享各自生活的趣闻,其乐融融。人世大同,大家有着共同的身份都是家长,都在接孩子,还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有的。不信,晚上九点以后,你去高中校门口看看,大门两旁的路灯,熠熠发光,接学生的人们如拽住脖子的大鹅,引颈期盼。

等候学生们像开闸的洪水喧嚣着滚滚倾泄而出,这时学生们的区别便迅速地形成。

独立性比较强的学生如暮鸟投林,这类学生较多,他们出校门迅速奔向自己的车旁。放书,插钥匙,拧车把,调车头……动作连贯,毫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

人和车如鱼儿游入川流不息的回家大河中。瞧那娴熟的动作,看那游刃有余的骑技,非一天之功啊!

孩子,安全到家是守候在家里的父母最大的念叨。

接着乱动的是骑二轮、开三轮车的家长,乱雨敲荷叶般,他们中有男也有女,有老也有少,草根的他们只想带着孩子快些回家,慢慢地汇成流动大河的主流。

其中一位开着三轮车来接儿子的大妈。白天她可能奔波于超市或工地,尝着艰辛淘生活。这时的她坐座上,身体伏车把上一动也不动,可能太累了。

周围玩手机的家长,手指忙得如弹琴。可丝毫不影响伏车把上休息的大妈,也许她想着一天的收入,也许想着努力的孩子,不然她会如些安详的休息?

劳动赋于她健康的身体,有这般体力,接个学生回家,岂不是小菜一碟?

“叮咚”的放学铃声唤醒了大妈,大妈的小车见缝插针般塞入学校的大门口等学生的车队中。本人如打鸡血般,从车上跳下,挤到人群的最前边,眼晴紧紧地盯向大门里面。

学生一个急走,二个并肩,四、五个成群,都出来了。家长们的目光随着流动的学生而聚焦,搜寻着自己的孩子。

“妈,你往哪里瞅,我在这儿哪。”

“嗨,xx,在这里。”

……

流动的人群上面,飘荡着男女高低不同的声音。

接送的区别

大路的两旁停泊着不同型号的轿车,这是接学生的上层标志,不论校门口的拥堵多么厉害,这些轿车们悠闲地停摆在路两旁,看着校门口的人群挤得熙熙攘攘。

流动的人群中突然一个学生在轿车旁停下,打开车门,弯腰侧身而入车内。

于是这辆轿车鸣着喇叭缓缓地驰入大道,父母的努力给孩子创造优异的生活环境。

“车跑的比咱快,学习不见得比咱孩子好。”有人低声说。

“他们这样从小惯养,不肯吃苦,好不哪去。”也有人小声的答。

骑二轮与开三轮车的家长看着四个轮的轿车行驰得飞快,愤怒地发表着自己的心得。

学生的成绩好坏是多个因素决定,个人的天赋、努力程度;所遇老师个人业务水平和敬业程度等多方面决定,岂是由车轮子的多少决定。

父母的差距不能用孩子的优秀来平衡,因为你们都要过各自时代的生活,没有可比性。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收入高低差别是很大的,有些财富跟人们辛勤程度关系不大,比如贪污、收贿,所以造成世人的心慢慢变的愤世,心理不平。

大概在一些为富不仁者的事迹影响,一些民众心理不知不觉滋生恨其有,而笑其无的念头,这跟古人不患无、而患不均的仇富心态相同吧。

看来,不劳而获得富贵,易招众怨群怒,古今一样。我们还是勤勤恳恳的劳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得来的东西,花得心安理得,用得理直气壮。

一位爷爷级别的老人,为在校辛苦学习的孩子,冒着被儿媳妇责怪的风险,捎个炸鸡腿和一包牛奶放车上。

当孩子坐上车,递上加餐,自己连忙开动三轮车,并反复叮嘱孩子赶紧吃完,回家勿跟父母说。孩子欢快的按过,猴急般拆包装,往嘴里塞食物,连声说:

“嗯,好吃,爷爷。”

“吃慢点。”

没有更多的交流,且有着祖孙间亳无隔阂的亲热相处。

他们小小的三轮车游行在这长长得龟行的车流中,掠过一辆又一辆载儿孙的电动车。

白发苍苍的祖辈们在奋力行走在孩子圆梦的七彩大道中,发挥着最后的余热,无怨无悔。

明亮的路灯镀亮了爷爷灰白的短发,熠熠生辉。

人们的生活有落差,学生的接送有区别。但是,家长们接送的已不是学生,而是家庭的未来,孩子的梦想。

家长们身虽苦,心里最甜,因为大家在追梦。

(完)

2019  07  2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