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爱浅笑简书每天好文文学创作中华文学

作文论

2021-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从昨到今

动手写作的两个心理:为实际需要,传播经验;仅为表现情感。写作的两方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写作的两个步骤:“怎样获得完美的材料”和“怎样把原料写作成文字”。

像那些著述的文字,是作者潜心研修,竭尽毕生精力,获得了一种见解,创成了一种艺术,然后写下来的,写的自然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一般人写文字,自有我们的内面的根源,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了别人的影响,也不是想利用来达到某种不好的目的。我们许多见解与别人相似,但写作时只须自问有没有话要说,不用问这话是不是人家说过。所写的东西只要是自己的,实在很难遇到与人家雷同的情形。

我的思考:文章只要是自己写的,都算是独创。以前写感悟,总感觉自己的体会与古人有类似,自问感觉有些多余,现在想想,其实过好自己的生活,写好自己的感受即可。

写作的源头是充实的生活。充实的生活的涵义,应是阅历广、明白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兴趣丰富、情感丰厚,内外合一、知行合一。司马迁的文、杜甫的诗,全由修业、游历与伟大的情操、高尚的人格。所以,我们只须自问,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在向着求充实的路上?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沦没在虚空之中,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或者染着不正当的习惯。求充实的生活,有两条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

训练思想,要我们经验丰富,有意地迎接外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这样,环绕于四周的外物非常多,都足以供我们认识、思索,增加我们的财富。我们运用着观察力,明白它们外面的状况以及内面的情形,我们的经验就无限地扩大开来。譬如对一个人,如不加观察,擦肩而过,彼此就不相干了;如加以观察,至少这个人的面貌、姿态在意念中留下一个印象;若进一步与他结识,更可以认识他的性情、品格。所以,随时随地留意观察,是扩充经验的不二法门。

培养情感,与经验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求充实的生活,也就是只为我们有情感。情感的强弱各人不同,有的人只是消极的对待,觉得什么东西总辩不出滋味,又不多观察、少具体经验,缺乏切实的思想能力。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充满情感,就会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

我的思考: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又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没有止境,充实的生活没有止境,写作的灵感和念想也时时会萌生。司马迁、杜甫不是很好的榜样吗?

组织是写作的第一步工夫。所谓的组织是要围绕中心主旨开展剪裁和排次,使得文章的各个部分妥当安。要做好组织,最好先把材料的各个部分列举出来,加以剪裁,更为之排次,制定一个全篇的纲要。然后依着写作,同时再注意于每段、每句的组织。

我的思考:写作就如造圆,要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材料时,要列举相关的所有材料,然后剪裁留下需要的,再按照次序排列,从篇、段、节到句逐一组织,作文就完毕了。

作文有三种基本文体:叙述、议论和抒情。叙述材料在客观的事物,议论材料是作者的见解,抒情材料为作者的情感。叙述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叙述或议论偏于理智,抒情偏于情感。

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这惟有下工夫去观察,了解事物的外显部分和内涵部分;整理出事物的时空关系,因果自然会显露。描写人物,要观察个人的性情,宜从他与别人不同的个性着手。

我的思考:议论文是提出见解、证明见解,使他人信服。见解,即文章的论点、判断、主张,又是文章的中心。议论文先要有实际上待解决的问题,即“疑难之境地”,而后提出自己的假设或预测,再借用事实和依据材料,证明出自己的见解。为了使他人信服,应该态度诚恳,抛弃成见和偏见,认清证明范围。抒情就是表达自己的感情,所用的方法也是叙述和议论。不过抒情文在叙述时对客观的观察要求不高,在议论时对论证材料要求不充分,只要将叙述、议论融入情感即可。这也是我能写抒情文,难写好记叙文、议论文的原因,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积累的材料不够,这是我的短板。

描写的目的是把作者所感知密合地、活跃地保存于文字中。描写如拍照,为了保存事物的完美印象。无论是描写当前的景象,还是描写人物,都要表现出我们的特殊印象。如人的容貌、风度、服饰等,而一个人的性情、理念往往寄托于动作和谈话,所以要描写内在,就要着力于动作与谈话。

我的总结:写作步骤(写作前、写作时、定初稿、完成稿),实质就是两个步骤“获得完美的原材料”和“把原材料写作成文字”。

1写作前:充实的生活,需要积累经验并培养感情,获得充实丰富的写作材料。

2写作时:剪裁自己的写作材料,围绕中心主旨,分别按照叙述文、议论文和抒情文的要求,组织好篇、段、节、句的排次。

3定初稿:文章的结构完整、内容表达充分,初稿就完成了。

4完成稿:完成初稿后,进行不厌其烦的修改,按照“上口”和“入耳”的要求,使文章通达,达到准确、鲜明、生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